一、研究课题提出的现实背景
近年来,我院高职学生生源呈多元化态势,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甚至连音标都认不全,根本无法读出或写出完整的句子。如此现状,若按现有统一的目标实施教学,成绩较好的学生会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若没有适合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促其进步,久而久之,便会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英语差的同学会越来越多,而成绩好的同学也会受其影响。作为英语教师,回顾这几年的英语教学工作,我们认为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调研和探索,提高我院学生的实用英语水平。
二、实用英语水平现状及原因分析
为了使我们科研活动顺利进行,真实地、全面地了解我院学生的实用英语各方面的情况,我们实用英语科研小组,经过精心的准备,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罗列了一系列相关问题,制作了调查表,对我院学生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我们问卷调查表总共120份,收回118份,有效的为118份。我院学生在实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问题包括:
1.学生实用英语基础薄弱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我们学院招收高职学生的高考成绩也在逐年下降,基础差学生的入学带来某些高中时期不良的学习习惯,学生基础水平薄弱为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带来很大阻力。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有些班两极分化非常严重。从最近的调查问卷中,我们了解到,我院学生高考成绩90分以上(满分150分,90分即及格成绩)仅占22%,由此可见,78%学生入学时英语成绩在及格水平以下。
2.学生英语综合技能发展不均衡
从问卷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学生中阅读薄弱的占33.90%,听力薄弱的学生占25.42%,口语占42.37%,而写作占57.63%。由此可见,我们学生的英语知识结构先天不足,在听、说、读、写、译各方面技能的发展上极其不均衡,尤其是口语能力比较薄弱,而听、说、读、写中的“说”是对外经济交流沟通手段中最重要的方式。另外,一部分学生高中时严重偏科,对需要记忆学习的英语,基础十分薄弱。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学生从普通高中英语学习向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学习的顺利过渡。
3.实用英语教材选择范围较小
目前,许多高职类院校采用的实用英语教材多为公共英语课程教材,这类教材并不能完全适应我们经贸类学院专业教学的要求。以我们北京经贸职业学院为例,我们从2007年至今在英语教学中一直沿用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一世纪高职高专英语》这套教材。这套教材结构合理,选材突出真实性、科学性和趣味性,能满足一般高职高专大专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但是,我们学院是一所经贸类高职院校,是专门向经济贸易以及金融领域输送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整个课程体系的专业性强,对英语课程有特殊的要求,且强调英语在经济贸易工作中的实用性。正是由于教材缺乏对专业的实际针对性,因而使部分学生感觉所学内容作用不大,兴趣不高,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提高高职学生实用英语水平的措施和建议
我们课题研究小组,经过二年多的调查和研究,在其他老师和有关领导的配合和支持下,对我们学院的实用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创新。我们实施的措施和提出的建议,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实施因材施教和分层次施教,教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都得到了加强。几年来,我们一直采分班教学,学生从一入学开始就分为A、B班,虽然采用同一种教材,但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A班除学好必修的教材外,教师还给他们还增加许多课外内容,他们的教学目标是通过高职院校英语运用能力考试A级;而对B班学生重点放在必修教材的学习上,重点抓基础,补学语法,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提高,争取通过“高职院校英语运用能力B级考试”。通过这种“教学目标分层”法,A、B级及格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2011年6月的考试中,A班的“A级通过率”均在70%以上, 而B班的“B级”通过率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2.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英语活动
近年来,我们系定期在校园举办各种形式的课外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写作比赛等。通过比赛不仅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而且可以使英语人才脱颖而出。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北京市、或全国的比赛,为我院争取荣誉。几年来,我院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英语演讲、写作等比赛中都获得了很好的成绩。
3.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首先,我们外语系鼓励积极教师参加学院、北京市等英语教学方面的各种竞赛,以提高实用英语教学水平;其次,开拓渠道,为年轻教师创造培训的机会,我们系每年都有教师参加各种教学培训班,做到了与时俱进。此外,我们系建立了教师考证机制,在我们外语系实用英语教师中,60%是拥有各种证书的“双师型”教师。
四、结语
我们科研课题小组经过一年多的科研、教改,根据我院高职学生存在的实用英语问题现状,采用新的实用英语教学计划分阶段地,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改进,大部分已初见成效,但今后还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我们将结合英语教学相关行业的发展和变化,针对实用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实践,继续积极去探索和去研究,这项科研活动我们今后还会继续深入进行下去的。
[参考文献]
[1] 张妙弟主编. 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