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人民币国际地位与中国经济地位不匹配

人民币国际地位与中国经济地位不匹配

作 者:陈紫瑶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摘   要:我国经济经历了快速的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我国所对应的法定主权货币——人民币却没有在国际贸易计价、结算、国家外汇储备中占有重要地位,两者呈现出不相匹配的关系。本文从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和中国的经济发展入手,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对得出的不匹配关系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中国经济;货币国际地位;不匹配关系

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那时我国开始逐步实现经常项目可自由兑换,经过三年一系列相关改革发展,我国实现了经常项目下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这可以看成是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基本前提,截止2016年3月,我国政府已经和三十多个国家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
一、中国经济发展与国际地位
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2000-2011年,中国进口额占世界总量比重由3.35% 增至9.94%,这一时期,中国对世界进口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13.03%,中国对世界出口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14.02%。就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而言,2008年达到50%以上,2009年至2014年则一直稳定在30% 左右,居世界首位。据测算, 2014年至2020年,中国累计向国外提供的商机将达17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将突破1.2万亿美元,将为世界其他国家贡献70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将达到27%。基于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作为世界经济主要发动机的“中国地位”得以确立,中国的国际地位不可小嘘。
二、人民币国际地位与经济地位的不匹配现状
从历史经验来看,一个国家的主权法定货币在国际上的地位基本和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正相关。在英国经济雄霸世界的时候,英镑是全球硬通货,是国际货币。当美国在经济上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时,美元也逐步走向海外成为全球硬通货,并且国际货币的地位保持至今。二战后,日本经济恢复发展快速,总体经济实力有很大提高,曾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强国,作为日本的法定货币——日元自然在日本经济快速强大的过程中成为国际货币。我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大国,我们国家相对应的主权法定货币——人民币理所应当应在世界货币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但相关数据显示人民币在全球官方外汇储备、债券股票市场使用及世界外贸投资结算计价等方面占有量偏低,人民币实际国际化程度偏低。
在价值储藏方面,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定期公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数据,截至2017年9月,美元占IMF成员国所持外汇储备总额的63.5%。第二位是欧元,占比20%;日元、英镑、加元和澳元位列第三到六位,分别占比4.5%、4.4%、2.0%和1.8%。人民币储备总额约合1079.4亿美元,官方储备份额为1.1%。在投资交易方面,主要关注货币在跨境投融资与其他衍生金融工具方面的应用。在2016年的全球债务融资中,发行币种为美元的融资工具占比约39.5%;排名第二的欧元占比约32.1%,其后是英镑;以人民币标价的国际债券占比约为0.5%。从人民币国际债券的市场份额来看,不仅较美元和欧元有较大差距,也显著低于日元、瑞士法郎、澳元和加元。在国际计价计算方面,人民币总体上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但是所占份额依然较少,作为贸易结算和外汇交易媒介货币的作用近年来走势分化。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12月,美元仍然是贸易结算领域第一大支付货币,以美元计价的结算份额占到全球的39.9%。欧元所占份额近几年不断增长,2017年末达35.7%。人民币目前是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所占份额为1.6%。
整体来看,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明显不匹配。2016年,美国的GDP约占世界25%,美元在国际结算中的份额将近40%;中国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经济的15%,但人民币作为支付工具的全球份额还不到2%。人民币在国际投融资与衍生金融交易领域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
三、我国该如何实现两者间的匹配关系
首先,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与资本项目稳步开放,是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基础。在此基础上,需要拓展境内金融市场与全球金融体系的联通,完善人民币将来作为一个重要的国际货币所需的基础设施。具体来说,人民币要成为全球市场主体便捷运用的国际货币,就必须要建立适应全球投资者需要的清算支付系统,以及为人民币计价的各种产品提供便捷的托管等高效率的基础设施。
其次,以"一带一路"跨境合作为主线,继续促进境内外双向投资的便利化,带动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投融资交易货币的应用扩展,这将有助于人民币计价结算职能的提升。"一带一路"合作的不断加深会成为人民币国际投资需求的强力支撑,这将改变单独依靠贸易结算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有助于进一步扩大离岸人民币市场,帮助人民币扩大的使用规模和使用范围,也有助于人民币被更多国家纳入官方储备。
再次,丰富以人民币计价的利率及汇率金融衍生品类别,为中国企业积极管理对外投融资面临的市场风险提供有效工具,也有利于外部投资者对冲人民币资产组合面临的金融风险,从而增强人民币作为价值储备的稳定性。人民币要实现国际化,就必须实现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这会使得利率和汇率的波动增加,也使得市场更为需要套期保值以及价格发现的衍生工具。
参考文献
[1]王博文.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7.
[2]陈悦. 中日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进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6.
[3]许峰.如何科学界定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J].新视野,2015(06):1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