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论我国普惠金融发展问题成因

论我国普惠金融发展问题成因

作 者:李学勇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摘   要:普惠金融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在发展制度和监管体制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虽然我国普惠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制度体制不断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种类不断丰富,参与主体日益多元化,但是依旧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并亟待解决。本文着力分析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问题成因。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金融商业性矛盾 

我国现阶段普惠金融发展问题主要在于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扶贫色彩浓重,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普惠金融的商业性。而普惠金融本质上是解决消除金融排斥问题,但是我国现有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服务时依旧存在金融排斥问题,未能真正发挥普惠金融的作用。征信体制的漏洞使得金融风险增加也是普惠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金融服务对象和金融机构所面对的风险都在一定程度上被放大。除此之外,资金配置不对称、金融服务门槛高是普惠金融面对的又两个问题。资金依旧集中在经济金融发达的城市,偏远地区资金依旧匮乏,中低收入者的资金需求未能得到满足。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普惠金融产品与传统的金融产品相比较而言价格降低,但是金融机构对金融产品获得的门槛依旧较高,中低收入者消费能力依旧较低,这种偏移违背了普惠金融产生的初衷——消除金融排斥。如何有效解决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的首要关键是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从而才能更好地发展普惠金融。
一、普惠金融与金融的商业性
普惠金融在我国起步时间较晚、发展时间较短、普及度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普惠金融的普惠性与金融本身的商业性之间的矛盾问题。在我国现阶段发展普惠金融的主要目的是消除地区间、个体间经济巨大差异,从而进一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与金融本身所具有的商业性是相矛盾的,金融机构充斥着竞争性和逐利性,追求利润最大化。相比经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业务成本较高,金融机构利差较小、机会成本较高,他们更乐意为经济发达的地区提供经济金融服务。欠发达地区无法得到同样的金融服务,阻碍了普惠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对此政府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进行干预调节。
2018年3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中,银监会主席郭树清指出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让普惠金融成为补短板利器,让互联网金融回归普惠本质。互联网利用电子计算机等移动设备巧妙削减了传统金融业中线下网点建设费、信息搜寻费等费用,实现投融资双方的线上交易。欠发达地区银行线下网点相对较少,如果银行要提升用户范围,增大覆盖面,势必要增设传统的网店,进而要承担高额的线下网点费。但互联网金融突破这一难点,客户可以通过银行线上平台进行交易,实现网上业务办理,降低资金流通中的费用,使更多的银行能够走进更广泛的金融群体,帮助普惠金融在我国实现真正的普惠。
二、信息不对称
我国征信体制目前主要依赖于金融服务状况的信息对金融服务需求人群进行评定分析,但是我国金融服务存在强烈的地域色彩,对于偏远地区人们来讲目前我国建立的全国性的征信系统中,这部分用户群体的信息较少,处于空白状态。这就使得金融机构在贯彻落实国家政府普惠金融发展政策时存在较大的顾虑:他们难以分析准确把握该部分客户的信用风险,进而难以控制机构潜在风险。各个金融机构在这样的情况下处于信息劣势地位,对于该部分金融服务需求群体的财务状况、收入情况等方面情况掌握片面,因此导致金融机构贷款难,从而限制了普惠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和普及。
普惠金融之所以尚未能做到真正的普惠,一部分原因在于欠发达地区金融群体信息数据较难,征信体制难以建立健全,用户管理难度高、费用大。互联网金融利用便捷的数据搜集传输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用户信用等级分析,同时可利用R语言、C语言等程序建立模型,挖掘分析用户在金融行为中可能存在的信用问题,建立风险模型,帮助金融机构进行风险控制,降低信息搜集成本,减少坏账费用。
三、群体接受度偏低
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个关键问题是我国一些欠发达地区人们对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接受较低,大部分人们还是偏向于到银行线下网点办理业务,对于人人贷等新型互联网金融平台认可度较低,不愿通过其获得金融服务。据此,要想发展普惠金融首先要提升普惠金融的普及度,提升欠发达地区人们对互联网金融的认可度。欠发达地区互联网认可度低原因在何处?首先,欠发达地区由于长期经济落后,文化传统,对于新鲜事物接受度不高,对互联网金融不认可甚至出现抵制反对现象。其次,互联网金融发展时间段,国家政府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体制尚未完善,互联网金融平台与金融群体产生纠纷时缺乏具体的法律法规作为评判依据。综上所诉,发展互联网金融不仅要给欠发达地区人们大力宣传讲解互联网金融,而且国家政府以及金融机构要健全监管体制,形成国家监管、行业自律的监管模式。
四、需求、供给不平衡
尽管我国近几年脱贫步伐迈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好,但是我国的贫困人口数量依旧较大,贫困人群不在少数。我国幅员辽阔,地理范围较广,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经济发达城市金融机构数量多、金融服务种类全,人们的金融服务需求基本上能得到满足。而偏远地区长久以来金融服务就存在巨大的缺失,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这种情况愈演愈烈。这些中低收入人群金融服务需求较大,但是难以得到真正的满足。金融机构在贯彻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方针策略时,依旧以利润最大化为原则,权衡成本和收入,选择高回报的企业和个人进行投资,选择性开展金融业务,并未真正的满足人们的金融服务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普惠金融发展问题成因主要集中在普惠金融和金融商业性矛盾、信息不对称、群众接受度偏低,需求、供给不平衡等四方面,当然并不仅仅局限于这四方面。但是这四方面的问题得以解决,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将迈出巨大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