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强化黑龙江省非公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的关键环节

强化黑龙江省非公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的关键环节

作 者:陈 静 (中共大兴安岭地委党校 165000)

(本论文系2017-2018年度黑龙江省社院系统科研项目《强化黑龙江省非公经济人士统战工作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

摘   要:当前,黑龙江省正处在爬坡过坎的攻坚期、有利发展的机遇期、大有作为的窗口期。在这一时期中,可从发挥独特优势、服务五大规划;应用新兴媒体、强化思想影响;打造新型关系、推动振兴发展等三个环节强化黑龙江省非公经济人士统战工作,充分运用“统一战线”这一法宝,促进黑龙江省全面振兴发展。
关键词:黑龙江省;非公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同志强调,要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势作用,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当前,我省正处在爬坡过坎的攻坚期、有利发展的机遇期、大有作为的窗口期。在这一时期中,应充分运用“统一战线”这一法宝,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包括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内各界人士的作用,壮大力量,共同走出黑龙江省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全面振兴发展新路子。
一、发挥独特优势 服务五大规划
(一)搭建平台 创新方式
相关部门要搭建发展平台,创新工作方式,把黑龙江省非公经济方面的智力充分挖掘出来,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我省的非公经济,在总量上进一步扩大规模,在质量上进一步提升水平,在结构上再上一个层次,在管理上更上一个台阶,以此为基础,推动我省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社会更加的团结维定。
(二)拓宽渠道 助推发展
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政府联系面广、影响力强的独特优势,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助力企业成功转型发展。黑龙江省许多地市都需要转型发展,煤炭、石油等枯竭城市需要转型发展,禁止采伐林区也需要转型发展。以林区为例,相关部门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比如举办讲座、开办论坛、企业文化沙龙等方式,引导非公经济向生态等主导型产业发展,加快全省各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同时,通过各种渠道,推动我省非公有制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创新,提升非公有制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全省产业转型升级贡献其应发挥的力量。
(三)发挥优势 解决难题
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政府的独特优势,广开思路,切实解决全省非公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难题。全省许多地方非公经济发展过程中都遇到了许多难题。以林区为例,通过走访发现,许多林业产品品牌不统一,很多很杂,根本记不住,现在有些地方虽然统一了标识,但是那个标识却很小,地理证明商标用的不是很好,最后浪费搁置了。这就为非公企业产品的营销带来许多阻碍,相关部门要帮助解决。还有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生态优势很好,但是来的人却很少,非公经济企业涉及很少,有的地方连几个像样的旅行社都没有,有的地方有旅行社,但是运作困难,对于这些困难,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主动帮助企业解决难题,而不是被动解决问题,更不能被动也不去解决问题,这样做,不仅不利于充分发挥出我省的独特优势,也不利于我省“五大规划”战略的开展实施。
二、应用新兴媒体 强化思想影响
(一)加强研究 主动宣传
加强研究,是指要加强新媒体对非公经济人士思想引领的研究。主动宣传,是指积极主动地向非公经济人士宣传国家的政策方针。对于一些网络追捧的所谓“大V”的错误思潮,要加大批判力度,引领非公经济人士尤其是一些新生代民营企业家不但不受错误思潮的影响,还能主动驳斥。
(二)创新方式 紧跟潮流
现在“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号代表了各个传统领域,互联网只要进入某个传统领域,这个传统领域就要发生相应的改变。统战领域亦是如此。在互联网+大背景下,统战领域要积极适应互联网+带来的积极影响,不断创新新的工作方式。比如,可以开展“互联网+非公经济+党建创新+大众创新”的党建020模式。通过网络平台,召集各行精英主动参加党的一些大讨论活动;引领我省非公经济人士通过开通企业微博、公众号等,更加主动地宣传国家的一些方针政策。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提升我省非公经济企业对其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视,增强他们的祖国荣誉感,以及社会责任感。
三、打造新型关系 推动振兴发展
(一)正确引导 开启新征程
按照十九大精神,黑龙江省相关部门应积极引导广大非公经济人士打消顾虑、放下包袱,真正践行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开启我省新时代非公经济发展新征程。
(二)廉洁从政 展现新作为
作为经常与非公经济企业打交道的部门和工作人员,在与非公经济企业交往过程中,要坚守纪律底线,规范交往活动、规范用餐出行、不要赠送礼品,正常交往、真诚交往,积极工作,开拓我省新时代领导干部新作为。
(三)完善机制 创建新气象
首先,构建更加畅通的沟通机制。进一步掌握我省非公经济人士的思想动态,及时做好引导工作。勇于发现问题,畅通非公经济主体申诉、投诉、反馈的渠道。其次,构建更加有力的监督机制。政商关系畸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权力监督不到位,所以要构建更加有力的监督机制,发挥多个监督主体的作用,使外部监督更加多元化。再次,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一方面,对于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党员干部要有相关的容错纠错机制,对于他们认真服务企业发展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要能容忍。另一方面,对于勇于创新、奋发向上的企业要给予宽容,建立非公经济人士自我纠错、自我约束的相关机制。
总之,强化黑龙江省非公经济人士统战工作,是一项重要任务。我省相关部门既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又要守住底线、清正廉洁。在积极主动服务于非公经济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强化统一战线,为了龙江美好的明天,与各界人士同心同德,共同奋进。
作者简介
陈静,1982年11月,女,河南商丘,管理学硕士,行政管理,中共大兴安岭地委党校副教授,领导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