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试析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试析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作 者:王德江 (湖南省长沙宁乡市金砺小学 410100)

摘   要:意识是指人的头脑中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而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要想形成一个正确的体育意识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体育教师要从小学生抓起,从小渗透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重要性的观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本文分析了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培养小学生体育意识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育;体育意识

终身体育在现代体育研究中属于一种新型教育思潮,它引领学校体育教学向实际化、素质化与生活化发展,它要求学校对在校期间的学生进行良好体育意识与习惯的培养,使小学生这个特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初步意识到终身体育。
一、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
小学生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加上体育课无可比拟的优势,学生都很爱到操场上活动,也喜欢这种上课形式。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小学体育教学也有一些问题。
1、教育内容单调、单一,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单一,陈旧,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是目前小学体育课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很多学生认为,体育只是学校的一门课程,并没有什么实用性,这就让学生在本能上对体育课的内容和形式感到反感和厌烦,不仅提不起学习兴趣,而且会觉得体育课可有可无,并没有对学生的身体健康起到促进作用,更不能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2、教育手段陈旧,缺乏创新,这也是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中,墨守成规,只侧重于技巧的传授,让学生不断地、反复地进行枯燥的练习,学生对这样刻板的学习非常抵触。比如,跑步、跳远等项目,教师没有更新教学方法,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进行枯燥的练习,学生没有一点积极性可言。这样的课堂,学生学得被动,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少,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培养小学生体育意识的重要性
1.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状况才能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必须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让学生从小好好锻炼,以便将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同时,小学生是一个非常大的群体,从小培养好他们的体育意识,也是为他们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更好地提高我国国民体质,促进中国体育事业的普及与提高。因此,要想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必须从小学抓起,从小进行身体健康教育。
2.人们的体育意识普遍比较薄弱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小学生的体育意识很薄弱,平时不愿意上体育课, 学校开运动会的时候虽然参加的人数较多, 但是多数并不是自愿的,而且热热闹闹的体育活动结束后,大家又回到了“平时的轨迹”,心中根本没有体育锻炼的意识。相关资料研究显示:中国的体育人口比例仅为33.9%,还是以老年人偏多。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国家的体育观念、体育意识比较淡薄,大多数人认为锻炼身体是中老年人群的专利,自己年纪轻轻的,身体也很好,不需要锻炼,并且也没有时间进行锻炼,往往是病了、老了才想起来要锻炼身体,这时就已经晚了。因此,教师必须从小学生抓起,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形成体育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
三、培养小学生体育意识的策略
1.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指人对某个事物或活动表现出积极的心理倾向。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们一旦对体育产生了兴趣,就不会出现学校和家长逼迫他们去学的现象,而是他们自己要求去学,主动去学。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学生们自己先对体育产生了足够的兴趣,才能使他们增强对体育的意识。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兴趣的培养呢?
(1)开展各类体育兴趣小组。学校在开设体育课程的同时,可以根据小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他们的喜好,挑一些好的体育项目开展课后的兴趣小组。这样的话,就有利于学生们在课后根据自己的想法去选择喜欢的项目,又因这样的兴趣小组气氛比较活跃,自由,孩子们在其中能找到乐趣,时间一长,对体育的兴趣与积极性就在无形之中被调动了起来。
(2)组织各项体育竞赛。在学校,各类的竞赛是必不可少的,就体育而言,每年一次的运动会已经成为惯例,但在平常,小型的体育竞赛却不多见。今后,学校可以多组织一些小型的体育竞赛,通过这样的竞赛培养小学生们的竞争意识,这样意识的形成,也有利于提高他们对体育的认识,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适当的鼓励与表扬。体育课是一项特殊的课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大多以实践为主,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考察学生们的接受情况,适当的进行认可与鼓励。这种认可与鼓励对于小学生这个群体来说是十分适用的。孩子们会因此引以为荣,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不感马马虎虎,因为他们想要的是不断的被认可与肯定。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形成一个和谐良好的学习氛围,这对于学生体育意识的增强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努力创造一种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吸引的教学环境,这种环境能够很好的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对学生体育意识与情懆的培养起着积极的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们就能端正态度,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3.加快改革学校教育体系
对如今小学的体育建设现状,我们也要进行改革与创新。学校要充分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摆正自己的认识,加快体育事业的各项建设。因为只有转变观念,加大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才能使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将提升学生的体育意识落在实处。
总之,小学体育意识的培养是终身体育实现的重要保证之一,小学生可塑能力较强,终身体育的意识与习惯在这个时期也容易形成。终身体育的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小学体育教师只要在拥有良好氛围的体育课堂之上侧重于趣味性性原则,加之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去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为小学生体育意识与习惯的养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金华.试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终身体育意识[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3):61.
[2] 白文平.在小学体育中培养终身体育新探[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3):80-82.
[3] 王爱兵.“快乐体育”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分析及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