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学教育中,数学是一门十分关键的学科,学好数学对于提高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具有关键性意义,因此,小学教师必须要不断探索数学课堂的高效方法,通过有效手段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水平。本文就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特质以及建构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特质;建构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感是一项十分核心的概念,教师应当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引导小学生们在学习体验中产生数感,并且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培养数学学科素养,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而言具有奠基性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培养科学精神,增强创新能力等。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建构是重要的工作环节,其主要拥有三个最主要的特征,分别是,通灵性,特殊性,层次性。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结合教学实际来开展教学工作,立足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征开展教学设计,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佳途径。
一、从教材入手,挖掘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挖掘要立足于教材,鼓励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技能,并且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深入理解数学思想,学生们不但能够意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而且能够做到学以致用,真正让数学服务于生活,解决日常工作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就是数学的核心素养。教师应当从计算、测量、统计等多个领域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需要从教材内容之中发掘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应当充分研读教材,总结教材内容的表现形式,包括图形、对话、例题等等,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做到运筹帷幄,真正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并且让学生们更好地对新旧知识进行连接,高效率开展学习。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核心素养在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中得以实施和达成,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这一部分数学内容的时候,教学目标应当设定为理解掌握和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相关公式,并且做到能够灵活运用公式解题,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还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有关平行四边形的现实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们的模型意识、空间意识以及符号意识,这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通过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学生们能够学习到有关平行四边形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逐步深入理解数学,由内而外的学习,真正提高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创设情景,强化核心素养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有效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鼓励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因此,随着情境教学形式的不断运用,我们能够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原本的灌输式教学也变成了启发式教学,学生变为了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也变成了学生的朋友,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性作用。
教师应当创设与数学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要在情境之中融合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深入探索数学知识,从而建构自我数学知识体系,提高数学素养。从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特征来看,趣味化和生活化的教学形式更加符合他们的认知,因此,教师应当构建轻松和有趣的教学氛围,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吸收知识,促进学生数学经验的提升。必须要把数学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们意识到数学知识是有重要意义的,它能够给我们运用到生活之中,从而为生活提供方便,例如,在学习利息这一部分数学知识的时候,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做妈妈的小帮手,帮助家人计算有关利息的项目,或者让学生把自己的压岁钱存入银行,让学生了解到银行办理存款时的多种存款方式,并且选择一种最佳收益的存款方式,从而提高学生对于利息的理解和认识程度,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们能够认识到数学知识就蕴含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其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就构建出了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了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除此之外,教师应当提前为学生们设置一些数学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学习和探究,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鼓励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性学习,小组成员之中有科学合理的分工,从而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这也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培养数学意识,体现核心素养
数学意识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并且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数感,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而言有重要推动性作用。实际上,小学生的数学态度以及数学素养就是通过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字感受而反映出来的,教师应当通过有效手段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其对于数学运算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适应性,这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们的数学意识、适应能力和感受能力。在数学核心素养中,我们应当着重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要让学生认知理解和运用各种数学概念,从底层来了解数学,要充分明确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并且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里面包含有各种定律、法则以及公式等等,教师必须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数学知识的理解过程之中,并且通过一系列数学练习让学生应用所学习到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例如,在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创设出相关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了解相同加数连加的特点,从而了解乘法运算的本质,体会乘法的含义,应当充分遵循因材施教战略,为学生们设计具有层次性和多样化的课堂练习,帮助他们深入理解乘法意义,强化数学意识,强化数字感觉,最终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从学生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并且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来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从而打造高质量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强化解决问题能力,最终有策略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让其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筱川.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17(11):27.
[2]刘佳.概念核心·模型建构·学习过程——“方程的意义”的学情研究与教学分析[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7(09):12-15.
[3]刘玮.回到数学本身:让儿童在思考中学习(下)——核心素养视域下儿童数学思考的教学建构[J].小学教学研究,2017(16):56-58.
[4]王君艳.建构小学数感 生成数学素养[J].辅导员,2017(12):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