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从阅读课堂着手,提高小学五年级学生写英语小作文的能力——以新教材五上Unit5 Read and write 为例

从阅读课堂着手,提高小学五年级学生写英语小作文的能力——以新教材五上Unit5 Read and write 为例

作 者:叶映嫦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香市小学 523400)

背景
PEP五年级英语教材要求学生能用简单语言描述图片,不少于五句话。五年级学生在写作上存在着一定的困惑,特别是中下层学生,常常出现中文式的英语句子。在教学上我也冥思苦想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如何提高学生写英语小作文的能力?本学期在这个问题上我作了新的尝试,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依纲靠本,分析学生的写作困况
英语教学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而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写是语言技能之一,在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出简单的句子。教学时务必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这是肯定的。但是小学生所掌握的英语词汇和语法知识有限,他们初涉作文领地,大部分学生都会感觉“无从下笔”或者即使冥思苦想拼凑好一篇短文,也难以避免多处的单词拼写和语法错误。有的甚至用中文习惯去写英语作文,语言表达句型也单一,有的从头到尾都是用同一句型。五年级课型主要有词汇教学课、对话教学课与阅读课。因此,培养写作能力重务就落在阅读课堂上。
二、阅读任务分析与教学
(一)教学任务分析
五年级上册英语阅读主题有四个:介绍人物外貌、日常活动、个人能力和介绍某个地方有什么东西,课堂阅读的主要任务如下:
1.能读懂约五个话轮的简短对话或约十句话的短文。读懂的意思是指:首先,明白短文或对话的大概意思(read between the line);然后,能掌握句子以外的意思(read above the line)。
2.能根据课文意思,写出相关问题的答案。两个层次的答案:一层是在短文或对话里能直接找到答案的;二是必须通过转换,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的答案。
3.要求学生能根据课文或短文意思对被改写的短文进行填空。
英语阅读教学的主渠道应该是在课堂,因为课堂中的课文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能引导学生如何从文字信息中获取事实、观点和信息;如何理解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如何欣赏;如何评价等等。
(二)惯用的阅读教学思路
我们知道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能力越高,驾驭语言的能力也就越强。
对于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我们遵循如下步骤:首先快读短文。第二,解决短文中新的单词和短语,为语言的输出作准备。第三,提笔续写或改写短文,作为语言的输出。
在阅读教学上老师要引领了解学生对篇章的结构、内容及融合的知识点,再次引导学生进行整体吸收和运用,引导学生运用篇章所提供的信息进行交际活动。如改写、续写、运用重点句型进行说话、写话。让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语言,实现知识的正迁移作用。 
综上是我常用的教学方法,而且也分析得合情合理,但为什么教学效果不好呢?
三、立足阅读课堂,寻找有效写作教学策略
在五(1)班的阅读教学中我尝试整合教学,遵循阅读教学有效法,围绕着产出小作文这个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从备课着手确定基本模式
有输入才会有输出,想学生在课后能写出小作文,给予学生适当的模仿是必要的。因此确定阅读课的基本模式:复习与主题相关的词汇,激活学生的旧图式;适当导入呈现新内容;指导学生阅读[包括:第一次阅读(目标:抓住主题);第二次阅读(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细节内容);第三次阅读(目标:有声朗读,解决新词或课文内容外意);课文改写练习;摹写练习。
(二)课堂实施具体操作
一学期实践后,我发现学生对本学期的四个主题的写作能力大有提高,一个班54人,46人不需要老师课后辅导。现在我以五年级上册Unit 5单元 Read and write 为例说明具体的做法:
本课时教学内容为以Robin为主人公引出Robin’s art teacher房间的描述,主要句型是There is a  …  There are …s和方位词的正确使用。在复习部分,我运用Sharp eyes活动激活旧知,包括方位词。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我就地取材,热身过后引领学生运用There be句型描述课室,并且板书在黑板上。然后从My classroom 自然过渡到Robin’s art teacher’s room。 在阅读部分,我作了阅读层次设计:第一设问快速阅读,Is this a picture of classroom? Whose room ? 让学生快速阅读后找到答案,在此老师顺势引导学生关注E-mail的格式格找出文中的两个关键人物;第二步教学是引导后关注细节内容,要求完成课文配套练习(南方新课堂P43第一大题)的5个判断题,目的是让学生去关注课文细节内容,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第三,扫除课文难点提高对课文内容以外的理解,从而准确选出与文章匹配的图片。第四,在拓展部分,我要求学生先自我介绍,之后让他们加上用There is /There are 这两个句型去描述课室,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描述空间去描述。如:Hello ,my name is_______.I am 11. I can / I often …  This is my________.There is ______________. There is ____________._______is _______I like____________. 从复习到新句型呈现,再到阅读理解,再到写出作文是一个从理解到模仿再过渡到运用的过程。成功的关键在于:第一有可参考的文章结构;第二在理解的前提下学生尝试写作;第三是主题迁移,实践证明这种方式的教学有举一反三的作用。
(三)课后及时检测与延伸写作
课后跟踪目的主要是了解学生对此课时内容的掌握情况,往往在这一环节我会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掌握得不错,在本课时的教学案例上只有5个学生还需要补漏辅导。而且这样的辅导目标明确,学生也容易理解,很快就掌握了。 
仿写也是延伸必不可少的方法,在教学中,除了精心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合作与富有鼓励性的写作环境外、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思维能力以外,还要拓展更多的渠道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英语新课程目标》   
[2]教育心理学
[3]教育心理学
[4]中小学外语教学
[5]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6]《课堂方法》
[7]《叩问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