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它在传承我国优秀民族文化、学生优良品格的培养以及思想道德体系的构建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新课改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国学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能够以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歌赋等内容作为媒介,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与人文素养,因此,本文以国学教育为出发点,并针对国学教育在小学语文中的渗透策略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学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1、引言
国学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发展与萌芽的起点,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的国学文化博大精深,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国学逐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价值成为我国的文化瑰宝与精髓。小学阶段作为孩子发展的黄金时期,应当加强对国学文化的教学,通过小学语文课程与国学教育的有效融合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水平,为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精神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保障。
2、国学教育概述
国学是中国传统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总和,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思想精髓,其中国学所包含的经史子集和诸子百家的思想学说都是中华文明的源流所在,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与国学文化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此外,国学教育促进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继承,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民族意识与爱国情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国学教育对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国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3.1加强国学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
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相同的文字有不同的释义与变化,因此,小学作为小学生的知识的启蒙阶段应当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语言文字基础,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古诗词来激发学习兴趣,拓展他们的知识面。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普及,国学教育逐渐被引入到当前的语文教材当中,民俗、绘画以及谚语等内容开启了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道路,目前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与国学知识相关的文章多达四百多篇,其中包含汉字、故事、以及历史等内容,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语文教学效率。
3.2加强国学教育能够提升小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
我国传统文化种类繁多丰富多彩,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例如古代敦煌石窟中的石窟、壁画,我国的国粹戏剧脸谱等在国际上都享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地位,在人们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也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三字经》作为国学经典名著,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例如学习“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时,教师可以通过八音诗的由来讲述民族音乐,在详细了解了八音之后,学生将会对三字经以及古代音乐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在不知不觉中觉到了提升。
3.3加强国学教育能够提升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西方文化对我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学生们过多的追求时尚与潮流,对于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越来越陌生,民族自豪感逐渐缺失,在现阶段增加国学教育能够有效的传播传统文化知识,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学教育作为当前传播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媒介,可以通过对古代兵法、医术以及儒家思想等内容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在传统文化面临巨大冲击的背景下,提升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与民族自豪感。
4、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学教育的有效策略
4.1认识语文教学特点,寻找国学教育的切入点
小学语文教学与国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首先,教师应当站在整体的角度分析国学与语文教学的特性与共性,在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利用教学载体有意识的在这些内容中渗透国学思想。另外,国学文化博大精深,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不适合学习太过复杂深奥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精简国学教育内容,保留最为精华的部分,给学生们留出充足的时间来消化和吸收这些知识,促进知识的内化与精神境界的提升。最后,教师应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国学教育中表达自己的见解,例如在学习《别董大》这首送别诗时,教师可以提前找出一些类似的古诗,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让学生通过对比区别不同的诗句的情感表达,进一步理解“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所表现出来的豪放之情,从而达到国学教育的目的。
4.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国学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因此,教师应当考虑充分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加快小学生对教学的适应进程。小学生作为国学教育的受体,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避免课堂的枯燥乏味。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将国学教育与学生喜欢的事物结合在一起,创新课堂教学形式,例如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收集诗词历史背景以及相关的感人故事,让学生在充分了解故事背景的基础上进行学习,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直观感受的基础上产生情感共鸣。
4.3 提升教师自身国学素养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国学素养,首先应当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用饱满的热情去感染学生,去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注重自身国学文化的学习,发挥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自身丰富的阅读经验带动学生课外经典阅读,为学生列好书单,例如,《论语》《孟子》《三字经》《礼记》等传统经典著作的入门书单,让学生通过丰富的阅读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国学教育的重要作用,在提升教师自身素质的同时也带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5、结语
总之,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国学教育应当做到内容精悍,有较强的归纳性,内容简洁而不简单,广大教师要充分重视国学教育重要意义,挖掘其内在价值,让国学教育成为学生日常学习中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徐燕 .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国学教育 [J]. 学周刊,2014(12)
[2] 陈巧芸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国学元素 [J]. 教育教学论坛,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