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程游戏化教学需要教师找准教学的方向,从幼儿的主体性出发,明确教学目的和教学方式,平衡好游戏与教学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断完善课程游戏化,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启迪幼儿,促进其知识的增加和技能的提高,使幼儿在享受游戏的过程中得到自身的发展,教师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技能,使课程游戏化能够顺利地开展,适应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化;开发;利用
游戏化教学是针对幼儿的行为特点而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现在很多幼儿园普遍采用游戏化教学方式,将教学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注重对幼儿的学前培养,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本文具体分析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基本特征以及对游戏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方法。
一、课程游戏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不能正确处理游戏和教学的关系
时代在不断发展,幼儿园教学也响应教育的号召进行改革,教师采用游戏化教学的方式来进行幼儿教学,促进其成长,但是教师在处理游戏与教学内容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过度注重游戏化、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游戏教学的组织形式不适合幼儿的发展等,使幼儿教学脱离了正常的轨道,思想上的认识偏差使教师将游戏教学改成为小学教学,不利于幼儿的成长。
2.游戏组织方式不正确,两极分化严重
对于游戏与教学的关系,很多教师还存在着无法平衡的现象,一部分教师过分注重游戏,将教学完全转化为游戏,教师不参与,过量的游戏使幼儿很难在知识方面得到提高;另一种现象是游戏教学始终处于教师的控制之下,游戏是由教师设计的,但过度注重教学的教师往往将游戏的内容、形式和主体倾向于教学,偏离实际,游戏感弱,幼儿在其中很难体会到参与游戏的快乐。这种两极分化的教学方式很难促进幼儿的发展,也使幼儿体会不到深层次的快乐。
3.游戏教学缺乏方向感和目的
很多教师对游戏化教学的理解还是简单地停留在概念层次,不能真正地理解游戏教学的目的和内容,因此使教学缺乏方向感,让游戏化教学不能成为促进幼儿教学的一种手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从而阻碍幼儿的学习进步。
二、幼儿园游戏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游戏资源需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不仅能优化课程资源,还能对幼儿进行深化教育。只有正确理解幼儿游戏活动与幼儿园课程的关系,才能保证教育的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游戏资源。游戏资源的开发具体有以下几种:
1.资源的合理配置
教师在组织游戏活动之前,必须从实际出发,对游戏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充分了解幼儿的兴趣所在,并充分发挥游戏资源的重要作用:丰富游戏材料;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和谐的心理环境;合理安排游戏时间,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保证游戏活动的高质量。
2.联系生活,开发生活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将游戏和幼儿的生活环节相联系。例如在用有趣的儿歌提示孩子们正确的洗手方法,“手心搓一搓,手背搓一搓,手指也要搓一搓”;课程游戏化的实施也不仅局限在幼儿园,幼儿喜欢亲近自然,教师可以带着孩子们出门踏青,在自我体验中感受四季植物的变化,如结合“春天真美丽”的主题,带孩子去公园感受春天万物复苏,植物生长的气息,在观察和体验中渗透主题活动目标。
3.利用民间游戏资源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由于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差异,各民族民间游戏资源的内容和形式都非常丰富,生动有趣的民间游戏能充实幼儿课程游戏资源,使得幼儿课程资源具有强大的发展动力,老师可以开展不同的民间游戏活动,例如:放孔明灯游戏、跳竹竿游戏、剪纸游戏、制作简易灯笼游戏等,在游戏活动中幼儿既了解了我国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也能培养幼儿对祖国文明的归属感。
4.充分利用动漫资源
动漫角色扮演的游戏一直以来受到幼儿们的喜爱,他们往往会受到新颖道具的游戏方式的吸引,因此幼儿园需要积极开发动漫游戏资源,组织幼儿进行表演游戏,培养其思维能力。例如,在表演游戏“喜羊羊与灰太狼”中,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流行于幼儿群体之中,幼儿对动漫形象的深刻了解使得他们能充分融入表演游戏之中,幼师通过让幼儿们分别扮演“灰太狼”“红太狼”以及喜羊羊家族的动漫角色,极大丰富了幼儿的游戏资源,提高了幼儿的表演积极性和参与度。
5.有效结合传统节日资源
春节,元宵节,中秋节……每个传统节日的背后都有着相应的民俗习惯和特点,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结合节日的气氛,开展热闹的民俗活动,例如元宵节活动,让孩子们体验搓元宵,挂灯笼,猜灯谜的游戏形式,感受丰富的节日传统民俗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自身的体验操作,激发幼儿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对培养幼儿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统美德,身心和谐发展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
6.提高教师管理能力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促进者,也是游戏资源开发的主体。幼儿园要注重对教师管理能力、开发游戏资源能力的提升,使教师能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引导的作用,不断挖掘出新的游戏资源,构建趣味性的幼儿课堂。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合理配置游戏资源,把握好游戏的时间,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健康成长。例如,在户外游戏中,教师利用奶粉罐和绳子与幼儿共同自制高跷,教师和幼儿互相交流学习,充分利用了游戏资源的价值,提升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7.改革教学管理的方式,合理进行评价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游戏化教学符合学生的特点,很好地平衡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比例,侧重于在游戏中渗透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比较大,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不同而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给课程提供充足的教学空间,同时也可以优化教学评价机制。例如学校可以针对教师不同的情况来进行不同的安排,对于经验丰富的教师,可以让他们根据教学的内容来变换不同的游戏方式,注重灵活运用,而对于新入职的教师或者是经验不足的教师,制订教学方案和活动指导,根据方案进行活动安排,从而使教学评价更加稳妥。
结语
当然,游戏的使用要有一个度,如果整堂课都完全进行游戏的话,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进行传授,孩子的关注点也会转移,精力很难集中到学习上。如何在课程教育中巧妙地使用游戏,是每个教师都要思考的重点课题。而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资源的搜集和利用显得极为重要,它关乎着课堂效果和孩子的身心发展。因此,要重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资源的搜集和利用,同样的,相应的创新和改变也是必要的。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让幼儿教师关注这些资源的搜集和利用,推动幼儿园可持续发展,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夏如波.《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J].学前教育研究,2012(8).
[2]秦金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功能定位:兼谈幼儿园教师专业觉醒[J].学前教育研究,2012(8).
[3]马雪琴,马富成.教师专业化视角下的幼儿园教师教育问题探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