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谈小学语文课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思考力

谈小学语文课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思考力

作 者:肖阳春 (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章源中英文实验小学 341300)

摘   要:语文是我们接触最早的学科,而且是我们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一方面学习语文能够帮助我们识字、提高我们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语文了解独属于我国的文化知识,领略我国古代的文学魅力。为了能够帮助每一位小学生学好语文,我们需要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们学习效率最好的方法就是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跟随老师的讲课节奏,开动脑筋积极的思考问题,不断提高学生们的思考能力。本文分析了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印证了提升学生思考能力的重要性,并给出了提高小学生思考能力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思考能力

引言
小学语文课程是家长和老师都非常重视的一门课程,因为小学语文是孩子们读书识字、理解语言的基础,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这些能力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够在小学阶段学好语文,掌握好这门关键的工具课程。但是在现在的教学中许多老师在语文教学方面缺乏新意,他们往往延续以往那种以记忆和背诵为主的语文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够让学生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字形和字义,但是对学生们在语文方面的理解能力的提升帮助不大。而如果要提高小学生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就要不断提升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只有学生们学会独立思考才能让他们找到学习中的问题进而去寻求解决方法。所以,在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中我们要着重培养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们更加轻松的掌握语文中的知识点。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过于死板
我们现在正在推行素质教育,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从现在的课堂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老师的教学方式仍然沿用以前的思路,灌输式的课堂教学很难让学生对语文课程提起兴趣。比如我们在许多学校中经常见到一些老师只是把课本中的知识点讲解给学生,然后让学生们去背诵记忆,这种方式确实能够让学生的成绩得到提升,但是这样容易让小学生们失去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如果长时间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们可能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并且学习效率会明显下降。
2.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欠缺
小学阶段是学生们学习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不仅仅要学到相关的知识,更要学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我们从现在的许多语文课堂中可以看到,学生们缺乏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有些是因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学生们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们只是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这种教学方式会扼杀掉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个原因是出自学生自己身上,学生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每次在老师提出相关问题时,他们总是习惯于等待老师的答案而懒于思考问题。所以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现在语文课堂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最终致使整个课堂气氛较为沉闷。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学会思考问题是小学时期最终要的学习习惯,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将来的学习过程中将会面临巨大的困难。学生们只有学会了独立思考他们才能在课堂中积极的参与到老师的教学中来,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更好的去理解。同时课堂中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的教学是围绕着学生展开的,如果老师将自主学习作为一种噱头,只是表面上的工作,那么这种教学是不符合素质教育本身的要求的。如果老师在课堂中能够很好的带动学生们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那么学生将会学的更加认真,对于课堂学习将会产生更多的兴趣。
三、小学语文课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思考力的措施
虽然我们现在都在呼吁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但是通过上面对一些课堂教学的分析我们发现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学生思考能力的发展。为了在今后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我们提供了以下措施。
1.改变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学语文是学生们接触最早的课程,我们要让学生们在语文的学习中找到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们喜欢上语文这门课程。而小学语文课程有一个特点,课本里面的知识难度较低并且更接近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所以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更加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比如在课本中会有一些简单的古诗词,老师在进行讲解之前可以让学生们在课下进行预习,了解大意。而在课堂中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对诗词进行场景再现。当然学生们可能把握不住诗词中的情感精髓,但是我们只是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们来展现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并且这种方式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活跃课堂气氛。
2.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
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它并没有否定教师的主导地位。所谓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为了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我们必须使这两个过程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否则教学必将失败。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因为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做到“收放自如”,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自己的引导下进行。教师要做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就会始终围绕教学目标,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同时教学效果亦会非常不错。
结束语
语文是学生们学习的基础,没有较好的语言理解功底学生们很难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掌握更多的知识。要想提高学生们学习语文的效率就要培养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们学会发现问题,增加对知识的了解,进而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卢晓玲.解读单元整合精华,揭开群文阅读的神秘面纱[J].师道·教研,2017,(11):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