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原发性痛经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及教育管理调护

原发性痛经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及教育管理调护

作 者:李晓燕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摘   要:通过对原发性痛经的病因病机、治疗进展及教育管理调护的相关总结,以期为今后临床治疗原发性痛经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

1、中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有关痛经的认识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 “带下,经水不利,少腹诸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明《景岳全书·妇人规》中指出“经行腹痛,证有虚实。实者或因寒滞,或因血滞,或因气滞,或因热滞;虚者有因血虚,有因气虚。”较完整的对痛经的病因病机辨证及分类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对以后的医家对痛经的理解有很好的启发。清代《傅青主女科》中丰富了寒湿致痛的理论。《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中指出经前痛经多与气血凝滞有关,经后痛经多为气血虚弱所致,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又丰富一些。现代医家多认同痛经的发生其病位在冲任、胞宫,痛经的主要病因病机在于妇女经期及月经前后 ,血凝滞难行,以致胞宫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胞宫,从而导致“不通则痛”,或因正气不足,气血不足致冲任、胞宫失于濡养所致,“不荣则痛”,属虚证。现临床上多将痛经分为寒凝血瘀、气滞血瘀、肝肾亏损、气血虚弱、湿热瘀阻5种证型,其中以寒凝血瘀、气滞血瘀证最多见。
2、中医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
2.1辨证分型治疗
2.1.1寒凝血瘀型
郭海燕[1]使用益母当归四逆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有较好的效果,尤其是改变月经的期、量、色、质及舌象、脉象等症状,可明显缩短痛经患者的腹痛时间,有效改善痛经患者四肢厥冷、腰部酸痛、肛门坠胀等伴随症状。刘海涵[2]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30 例,痊愈 12 例( 40%),显效 7 例 (23.33%),有效 9 例(30%),无效 2 例(6.67%),表明少腹逐瘀汤能够有效改善盆腔血流量,加速血液流速,改善微循环,有明显镇痛、解痉作用。
2.1.2气滞血瘀型
王玉香[3]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效果显著,总有效率为 87%。李丰艳[4]用疏肝调经汤,药物组成:神曲、当归、柴胡各15g,熟地、苍术、白芍各12g,郁金、川芎、陈皮、栀子、枳壳、陈皮各10g,甘草5g,治疗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型40例,总有效率97.50%。
2.1.3肝肾亏损型
马艳锦[5]方用调肝汤加味治疗肝肾亏损型原发性痛经,药物组成:山药、熟地各15g,当归、白芍、制首乌、杜仲、川断各12g、阿胶10g、巴戟天10g、山萸肉10g、甘草3g,于经前腰痛时服药,月经干净为止,连服3个月经周期,15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均治愈。
2.1.4气血虚弱
有医家用八珍益母汤加减、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气血虚弱型痛经均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2.1.5湿热瘀阻型
韩志平等[6]用大黄牡丹皮汤加减治疗湿热瘀阻型原发性痛经42例,总有效率85.72%。吴小丽[7]用院内自制消积冲剂治疗61例痛经患者痊愈9例(14.8%),显效 20例(32.8%),有效28例(45.9%),无效4例(6.6%),总有效率 57例(93.4%)。孟延兵[8]将30例湿热瘀阻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采用清热利湿法自拟方治疗,方剂组成:当归10g,赤芍10g,生地15g,川芎6g,败酱草20g,红藤30g,黄连6g,浙贝10g,肉桂3g,小茴香10g,虎杖15g,川楝子10g;30例湿热瘀阻型原发性痛经的总有效率为90.0%。
2.2中成药治疗
刘松华[9]用养血当归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结果显示养血当归胶囊能能有效缓解原发性痛经程度,且不良反应较少。李姝[10]用当归芍药颗粒治疗原发性痛经50例,显效25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刁英等[11]口服散结镇痛胶囊(龙血竭、三七、浙贝母和薏苡仁),治疗10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总有效率93.10%,治愈率45.0%,且副作用低,并能降低患者经期PG水平。有医家用痛经灵胶囊、妇珍片、内异康复片等治疗原发性痛经均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2.3艾灸治疗
灸法是我国传统医学的外治法之一。艾叶,性苦,辛、温,入肝脾肾三经。章晓燕等[12]用艾灸关元、次髎、三阴交、子宫等穴,连续治疗3个周期,观察治疗前后疼痛程度与疼痛时间的改变,经治疗后疼痛时间明显缩短,疼痛程度减轻甚至消失,总有效率为80.95%。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相关论述临床上较丰富。
2.4其他疗法
有医家用耳穴压磁珠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患者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耳穴压磁珠方法简便,患者易接受。有医家表明分期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且疗效持久稳定,不易复发。中药熏蒸疗法结合蜡疗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满意。有医家观察针刺董氏奇穴配合刺血疗法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疗效,经治疗后VAS、痛经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药物敷贴、扶阳罐、痛经宁栓等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均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3、教育管理调护
3.1精神调养
由于痛经加上青春期生理变化很大,患者思想情绪也常不稳定,又多缺乏对月经生理的认识,故又常表现为焦虑、紧张、恐惧等而形成紧张性疼痛。通过认知疗法改变患者对痛经的态度,进行必要的卫生知识宣传,消除患者焦虑、紧张和恐惧心理,保持心情舒畅,对痛经的预防及缓解疼痛有重要意义。
3.2防寒保暖
经期冒雨、涉水等,外感于寒,或经水临行贪食生冷,内伤于寒,寒气客于血室,以致经血凝滞不畅或素体阳虚,阴寒内盛,冲任虚寒,致使经水运行迟滞,如此种种均可使血滞不行,留聚而痛,妇女在平时饮食易吃生冷的食物,生冷的食物是属于寒性,容易伤及体内阳气,从而使寒气内生,寒邪凝滞于胞宫,从而导致痛经的发生,故做好防寒是预防痛经的最有效措施。
3.3注意经期卫生
妇女在每月的经期,体内经血溢出,宫口正开,从而导致血室空虚,容易被邪气所入侵,故做好经期的卫生防护和禁止性生活对痛经的预防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郭海燕. 益母当归四逆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
[2]刘海涵.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的临床观察[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1.
[3]王玉香.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18):135-136.
[4]李丰艳.疏肝调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型疗效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01):24-25.
[5]马艳锦.辨证治疗痛经98例[J].陕西中医,2008(07):779-780.
[6]韩志平,夏阳.中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所致痛经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30(02):96-97.
[7]吴小丽.消积冲剂治疗湿热瘀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122例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05):28-29.
[8]孟延兵.清热利湿法治疗湿热瘀阻型原发性痛经30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4,30(10):56-57.
[9]刘松华.养血当归胶囊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中医临床研究,2016,8(35):114-115.
[10]李姝.当归芍药颗粒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价值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12):111.
[11]刁英,向贵琴,刘碧芬,朱春丽.散结镇痛胶囊对原发性痛经经期血浆PGF2α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0,32(02):32-33.
[12]章晓燕,周倩辉,丁弋娜,韩江余.中医艾灸疗法对高校女生痛经干预作用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11):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