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时代的中学化学教育模式研究是我国学者需要重点关注的议题,本文就中学化学教师需要具备的信息素养展开讨论,明确中学化学教育信息化模式涵盖内容,并提出了提高中学化学信息化教学效果的应对措施,为我国中学化学教育的信息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信息化;教学模式
一、信息时代的中学化学教育模式简介
信息时代的中学化学教育模式是建立在化学教学科研网站的基础之上,将网络上关于中学化学的相关知识集成到一起,为中学化学教师的经验交流提供联络平台,吸引学生的化学学习。同时也为我国化学教学研究成果的展示提供数据平台,提高化学知识的传播效率。
二、中学化学教师需要具备的信息素养
化学教师的信息素养指的是教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通过将信息技术与化学知识的有机结合,实现自我进步、自身提升的目的。中学化学教师需要具备的信息素养介绍如下:
1.基本信息素养
主要涵盖信息理念、能力、知识、道德四个部分,其中信息能力可谓基本信息素养的根本,包括熟练掌握化学教学涉及到的基础设施、仪器的操作能力以及对实际化学教育涉及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分析的能力。
2.专业信息素养
专业信息素养顾名思义就是指化学教师需要具备教授学生化学知识的专业能力,主要分为教师专业素养及化学学科素养两部分,其中教师专业素养包含准确的信息教育观念、完善的化学知识储备及化学信息整合能力;化学学科素养则包含化学相关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数据整合能力。
3.科研信息素养
科研信息素养需要从科研知识及科研理念两方面出发,其中科研知识指的是密切关注国内外化学前端动态及热点问题,借鉴先进经验创新优化化学问题的解决方法;科研理念重点在于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看待化学教育的重要性。
4.其他信息素养
其他信息素养主要指的是化学教师应该具备自主学习、持续学习的反思、创新意识,自主学习有助于化学教师提升自我,提高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能力与效率;持续学习有助于化学教师以饱满的热情进行自我充电,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反思创新意识重点在于经常进行经验教训的总结反思,并对化学教育手段进行创新优化。
三、中学化学教育的信息化模式研究
1.网络模拟教学
借助网络CAI平台将晦涩难懂的抽象化学知识以二维、三维的动态形式展现出来,通过信息处理系统及图形输出系统,实现“微观快进、宏观慢放”的目的,以便于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调动学生的感官学习能力。通过这种感官参与行为的调动,帮助学生从鲜明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概念理解。建立在CAI平台的网络模拟教学可以将相对危险、操作困难、不便观察的氨氧化、酸水解、溴苯制备等实验内容,清晰直观的展示给学生。同时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化学键形成、电子运动、原子核结构、化学分子结构、原电池反应原理等知识,以视频动画的形式进行讲授,更便于学生的学习理解。
2.网络多媒体教学
随着微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逐渐融入到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之中,中学化学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平台对教学媒体进行控制管理,将文字、图片、声频、视频等元素融入实际化学教学过程,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相关实验的演练学习。通过网络多媒体教学能够突破空间限制、开拓学生思维、丰富信息获取渠道,全面调度学生的视、听、说等感官意识,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创造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与效率。
3.网络个别辅导教学
网络化学教育和传统教育相比具有不受空间、时间制约的特点,能够依据学生学习水平及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学生只需自主选择特定学习程序即可实现化学学习的目的,计算机会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辅导、教授与检验,并对学生的提问进行分析处理,同时给予高质量反馈。这种循序渐进的个别辅导教学模式有助于实现学生的个体化学习,通过将学习程序进行细化分支,不仅丰富了学习内容,还起到了巩固自学的目的,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与方法。
4.网络协作教学
网络协作教学主要利用了微机网络平台提供的E-mail、聊天室、分组讨论等沟通手段,化学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知识储备情况及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合理分组,并在每组选出一个能力相对较好的学生作为组长。化学教师定期下达学习讨论任务,小组长组织学生在网络平台进行讨论研究,并通过模拟实验完成一系列学习过程。
四、提高中学化学信息化教学效果的对策研究
1.化学教师需要树立信息化意识
网络化学知识与传统化学知识在信息获取方面存在本质差异,网络化学知识不拘泥于图书、杂志、音频、视频等媒介,不会受到地域制约,能够及时得到传播推广,因此中学化学教师应该重视起网络化学知识的利用。为了使网络化学知识发挥应有功效,中学化学教师还应加强自己的微机技术学习意识与网络服务意识,以便于从技术层面和心理层面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2.建立中学化学教育学习网站
全面系统的中学化学教育学习网站是确保我国中学化学向着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我们在进行教学网站制作的时候,应该结合学校实际需求,制作出面向全校师生开放性网站,网站需要涵盖最前沿的教学理念与知识技能,实现与日常化学教学的有机结合。网站可以设立为资料库、教师区、学生区及公告区四部分,管理员将相关化学教材、学习资料上传至资料库,方便师生下载;教师将日常备课计划、教学经验、教学成果上传至教师区,方面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在学生区设立资料搜索、习题练习、模拟实验等板块,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公告区则用作学习信息的传播平台。
3.注重化学教学软件的制作与应用
高效的教育教学工作离不开得心应手的教学软件,网页作为信息时代网络教学窗口,需要结合课程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制作。中学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软件制作的时候需要将教学目的、知识难点、考题重点、音频视频等进行超链接处理,为学生的网络学习与搜索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 张佳等.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3): 31-33.
[2] 刘炳华. 信息时代中学化学教师信息素养调查分析[J]. 教育评论,2017(12): 149-151.
作者简介
吕凤明;男;1972.08.08;重庆荣昌;本科;化学教育;中一(评高级);重庆市荣昌区荣隆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