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高校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探究

高校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探究

作 者:李 川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 536005)

摘   要:随着科技快速发展,高校建设逐渐朝着信息化和智慧化建设前进。所谓信息化和智能化,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多媒体工具等,实现教务教学、科研创新及生活管理等一体化的智能化管理。在高校管理实施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有效促进教学方式变革。因此,探究高校管理智能化具有实用价值。本文阐述了信息化下智能化校园的特点,探究高校管理的信息化及智能化建设策略。
关键词:高校管理;信息化;智能化

随着信息化时代发展,高校建设逐渐进入海量数据时代,智慧化校园建设成为高校感必然趋势。智慧化校园建设让高校管理走向智能化、多元化,采用现代智能化技术与工具能促进管理模式改革,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生活质量。而智慧化校园是信息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智慧化建设必将打破高校时空限制,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因此,探究高校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具有教育价值。
一、信息化下智能化校园的特点
近年来,因各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高校管理信息化得到完善与改进。传统数字化无法满足信息化发展所需,信息化朝主更高级方向发展。因此,智慧化校园应运而生。总体而言,信息化背景下智慧化校园有如下特征。
(1)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是前提与基础。建设智慧化校园,重点在于网络互动与联系,智慧化校园要求传递网络信息具有及时性,能随时随地接收网络数据,不受空间区域所限。如今智慧化校园应用电子通信技术,让校园生活更虚拟化、便捷化。
(2)知识与信息及时共享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是传递信息最快捷、最便利的途径。对高校而言,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够实现更好教学的目的。智慧化管理系统能对师生知识与信心统筹分类,归纳总结;通过该信息化管理系统,查找所需知识信息,在高校内部完成知识与信息共享,形成内部知识循环。
(3)广泛应用智能终端技术
将智能终端技术应用到生活中,成为高校师生随身装备。应用各种现代化的智能技术,实现获取信息的时事性和及时性。人与人,人与物间互动就更频繁华,师生可全面感知校园环境,及时获得周边人群的活动状态,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4)团队协作更加便利
智慧化校园应用团队协作思想。人属于群居动物,一个人失去其他人帮助,也无法淋漓尽致发挥自己的能力。智慧化校园在统一知识、信息共享与协助等方法支持下,及时给师生提供统一继承、多样化的协助服务。师生间、生生间可利用网络技术,随时随地交流探讨,培养学生间的团队意识,加强学生间的合作协作。
(5)与外部环境接轨
智慧化校园建设理念就是地球村的理念。如今,高校不能单纯以培养社会人才为己任,要与社会接轨,连通世界。智慧化校园就是与外界环境紧密相连,及时从外部获取信息,改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需求。
二、高校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途径
智慧化校园与传统数字化校园存在差异,就是以信息化为基础,在数字化的资源与框架基础上建设,集与计算、智能感应及物联网为一身的产物。
(1)智能化化建设思路
随着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智能化提高高校校园的信息化水平,加强各个业务板块间的联系,实现以人为本,信息数据共享、互通,不但加强校园一卡通的服务功能,让校园服务智能化、多元化。而且智能化校园能够帮助高校整合各种资源,合理进行配置,提高校园信息的利用水平与服务质量,加快信息化步伐,为师生提供更便利舒适的校园环境。
(2)智能化校园框架组成
高校智能化框架组成分成设施层、终端表现层、应用层即维护与安全体系。其中设施层为基础设施,主要是由基础网络、网联网设备、元计算服务器及数据库等各部分共同组成;应用层主要包含应用条件与范围,在应用实施前就必须要对身份等各种信息进行记录认证,并存储到数据库中,应用范围主要包含学生管理系统、教学资源库、教务管理系统及综合服务系统等等;终端表现层主要包含学校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校园学生服务及移动校园懂各种针对师生的高校校园服务。而这些程序要能正常运行都需要后台维护,某一个环节发生问题就要及时进行解决,确保后续工作顺利实行。同时,还必须要加强登记注册人员的信息保密工作,只有处理好各个环节,才能加快智能化校园建设步伐。
(3)通过云服务技术建立共享与学习平台
与服务技术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为建立智能化校园提供技术基础。学校构建一个功能完善的云服务平台,对师生科研及学习资料归纳分类,其他人就可登陆这个平台,到平台上去查询自己需要的各种资源,从而实现资源传播与共享。同时师生间、生生间还可通过平台互动沟通,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共同营造出良好和谐的学习环境。
(4)构建大容量数据中心
随着各种数据突飞猛进,一切工作都是通过数据来实现。因此完善的数据库是建设智能化校园的基础,所有事宜都要在数据前提下不断展开的。建立数据中心至关重要,通过数据中心将高校师生的信息以数据形式采集等级,依据用户各种需求有针对性进行存储。数据库要具备数据统计、数据收集、数据存储、数据分类及数据查询等个各种功能,从而真正体现出智能化特征,为智能化提供多功能的技术服务。
(5)以现有移动平台为基础
随着互联网不断普及及应用,教师和学生从外界获取信息的方法及要求发生变化。从而提供了移动信息的需求要求,传统信息服务模式必然不能再满足师生对信息化的要求。因此建立智能化校园,能够解决这方面问题。移动服务平台是建设智能化校园的重要内容,师生可从中获取所需的信息,方便便捷。师生可随心所欲获取所需信息资源,教师通过移动终端可发布教学信息,布置学习任务,搜集学生学习反馈,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手机APP,学生可即时查询,比如查询校园卡消费情况、考试结构即考务信息等等。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信息化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智能化校园是今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向,有效提高了校园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智能化校园能够实现高校管理的人性化、自动化及互动性水平等,为师生通过优质、高效的教学与生活服务,促进高校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丹.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信息资源标准化研究[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2(5).
[2]苏耀峰.基于目录服务的元数据管理系统设计[J].现代计算机,2012(2).
[3]李更良,朱树金.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7).
[4]李卓卓,张衍,许鹤平.从“最佳用户”到用户积分制:试论高校图书馆用户激励创新[J].图书情报工作,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