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的展开需要把握住“以人为本”的理念。目前的学生群体普遍学习压力重,健康状况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就使近视、抑郁、焦躁等健康问题逐渐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而高中生的身体状况更是不容乐观。据调查有超过八成的高中生出现过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调整我国高中生的健康状况已经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一项工作。高中生大多数的时间都用于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展开健康教育是最为有效的方法,而在众多的学科当中,高中生物与健康教育的联系最为紧密,因此,本文针对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健康教育进行探讨,希望为今后的健康教育行业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健康教育
序言
应试教育使得高中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精神负担,加之学校和家长对于成绩的过分关注,使得学生在高压条件下,身体状况更加不容乐观。因为高中生主要活动区域是校园,因此想要对高中生展开健康教育,最有效也最合适的方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相关的内容。相比于其他学科,从生物教学的角度来渗透健康教育、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最为合理,而目前许多学校也已经开始采用这种方法来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健康教育的实际状况
尽管当前高中生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但是很多学校在展开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仍旧对其缺乏足够的关注,这就使得我国高中生的健康教育水平显得十分薄弱。从调查的实际情况来看,高中生在升学方面的压力难以得到缓解,而且由于教学资源和师资的限制,健康教育课很难顺利展开。很多学校在评估健康教育效果的时候,会采用试卷的形式进行测试,这在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负担,同时也忽视了健康教育的本质和真正目的。总体来说,当前我国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健康教育状况具有严重的滞后性。
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意义
教学工作的展开离不开“以人为本”的理念,而学生是教育活动展开的主体,当前很多高中生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因此关注学生健康是教育活动展开的一个核心议题。据调查,当前多数高中生患有身体或心理方面的疾病,失眠、抑郁、焦躁、近视等更是高中生群体中的常见病症。因此对高中生展开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高中生的健康状态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高中生目前的生活状态,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身体方面的健康,更要关注心理方面的健康。当前有部分学校认为学生的健康应由家长负责,而家长则认为学校应当对学生的健康做出努力,在这种情况下,高中生的健康教育呈现出了空白的状态。高中生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学校教育也是高中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在高中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是比较合理的。而且学校开展的生物课程,这是一门研究生命活动和现象的学科,在此基础上对人体的健康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引入健康教育不仅合理且具有现实意义。
三、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引入健康教育的优势
生物是一门生命学科,主要研究与生命相关的各种知识,尤其是对人体方面的研究,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融入健康教育就显得十分的契合。当然,健康教育也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性教育、营养教育、安全教育、卫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运动教育等等,这些内容与生物学所研究的内容在本质上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因此将健康教育和生物课程相融合是当前展开高中生健康教育最有效途径之一。我国教育部门在制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时候也明确指出,在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将学生的健康问题融入其中,并提升学生的生物素质。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健康问题入手来展开教育工作,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学生对健康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将健康教育与生物教学相结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四、高中生物教学中健康教育的实践
在高中生物课中引入健康教育很关键的一点是要将生物教学的内容与健康教育的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健康教育与生物教学能够融为一体,相互渗透。比如在学习《细胞的癌变》这一章节内容的时候,可以引入人体健康的相关知识,向学生介绍癌症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癌细胞的状况、引发的疾病和相关影响因素等等,并告诫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学习性器官相关内容的时候 ,还可以给学生普及性教育相关的内容;学习激素这一章节的时候,可以给学生传授运动健康相关的知识以及与激素相关的一些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健康的认识。
五、总结
关注高中生的健康,宣传健康教育知识是当前高中教育所必须要关注的一项内容。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是提升高中生健康认知的有效措施。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当前教育方式给高中生生理、心理方面带来的沉重负担。因此学校不仅是要普及相关的健康知识,更重要的是从本质上来改变当前的教学模式,给高中生营造一个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杨静.学校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 (10):243-244.
[2]田玉梅,杨小仙,谢日华.美国学校健康教育现状[J].实用医技杂志,2016,23 (5) 514-515.
[3]胡琼.问题驱动,提高高中课堂教学效度[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6, (8):49-50.
[4]倪红梅,何裕民,吴艳萍.中西方健康概念演变史的探析及启示[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2):79-83.
作者简介
侯博贤,1999年7月2日,女,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单位:河南省郑州市郑州中学;专业: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