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深度挖掘《管理学》课程教学的价值

深度挖掘《管理学》课程教学的价值

作 者:梅琳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4)

  一、《管理学》课程的特点
  (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
  《管理学》是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的基础课 ,也是管理学类各学科专业课的先修课程。《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的同时,又有着很强的应用性。《管理学》教学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尤其要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更重于理论
  《管理学》的理论是来源于实践,而《管理学》教学最终的意义,是能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理论。这是一门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课程,所以教学的落脚点要放在怎样让学生增强管理实践,真正能够学以致用。在教学方法上,要多样化,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重视应用。
  二、强化《管理学》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一)转变学习思路,掌握学习方法
  由于《管理学》属于专业基础课程,不少学校将这门课开在了大一上学期,这样《管理学》就肩负着引导学生转变从中学到大学的学习思路,掌握大学课程学习方法的重任。
  1.树立学习目标。大学与中学相比,学习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学生突然失去高考这个可以量化的目标,会觉得茫然并产生不适应感,甚至有些同学觉得已经进入大学,自主时间很多,是该自己享乐的时候了,所以逃学、旷课甚至沉迷上网的现象时有发生。
  在《管理学》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转变这种心理,告诉他们在大学要树立怎样的目标,要学习什么样的技能,利用目标管理等方法让他们进行自我的管理。
  2.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在大学里,一门课程要在几十个课时里面就讲完,所以很多内容没有办法深入去讲,不能像高中那样一个问题反反复复练习。所以在大学里主动学习非常重要,更多的功夫应该花在课堂之外,在空余时间多读书,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所在。而很多新生觉得空余时间很多,于是把大部分课余时间和精力用于发展自己的爱好与满足自己的乐趣,等到毕业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学到,才追悔莫及。因此,可以利用  《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摆脱高中教育的一些惯性思维。
  (二)打牢专业基础,明确专业课程体系
  许多新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了解甚少,不知道到底要学些什么,也不知道这些课程学了有什么用,所以有些课程听起来云里雾里,特别是对于管理学这种社会科学类课程,听起来觉得很有用,可是课上完了又不知道自己到底学了什么。
  《管理学》是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例如《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企业战略管理》这些课程都有部分内容在《管理学》中学到。所以在《管理学》的教学中,可以给学生灌输整个课程体系的概念,为其他的课程打好基础。
  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提升学习兴趣,巩固学习效果
  (一)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管理学》教学中一种常见的方法。通过对各种案例的分析和研究,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更多的管理实践 ,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最难的案例的选取,所以选择案例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有针对性的案例。在选择案例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和典型性,例如讲授计划职能的时候,选取的案例是要和计划相关的,学生能够运用本章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去解决的案例。
  2.选择学生熟悉的案例。选取案例时尽量以国内案例为主,如果选取国外案例,最好是学生熟悉的企业,也可以选取一些身边发生的案例。这样学生在分析案例的时候很容易上手,也可以产生共鸣。 例如:在讲领导的时候,可以分析如果唐僧是CEO,那么他的三个徒弟适合做什么样的职位?学生对这四个人物非常了解,所以分析起来比较容易,也会很感兴趣。
  3.案例教学形式可以多样化。企业案例、寓言故事、经典名著、精彩电影等等都可作为案例教学形式。
  (二)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立一些具体的场景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进行情绪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获取技能,并使学生能力得到锻炼的一种方法。
  角色扮演法是情景教学活动中最常采用的一种方法,让学生根据情境要求扮演一个特定的管理角色来处理相应的管理事务,进行现场管理,在角色扮演中,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无论作为演员或者观众,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对一些管理方法和理论也能够有更深刻地记忆和思考。
  在情景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与现实紧密结合的场景。例如“郭美美事件” 导致红十字会名声受损,捐款也骤然减少,那么如果你是红十字会的管理人员,现在面对记者的采访,准备怎么样处理这样一个危机。这样教学方式,学生的参与度会提高。
  (三)游戏教学
  学习是一件有乐趣的事情,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程的参与性,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引进一些管理游戏。
  例如垒纸塔游戏,游戏规则是:选出14位同学,分成2人组、4人组、8人组,给每个组发12张A4大小的纸,要求其不借助其他工具,在20分钟内将这些纸垒成纸塔,垒得最高者获胜。这个游戏可以在讲到组织这章的时候让同学们做,让他们亲自体验组织大小和管理对组织行为的影响,明白合作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再例如红黑牌游戏,游戏规则是:分A、B两个组,分别选出组长,组长各持有红黑两张牌,进行出牌。当红牌遇到红牌,各减3分;黑牌对黑牌,各加3分;红牌遇到黑牌,红牌加5分,黑牌减5分;游戏一共进行6轮,第1到3轮,积分为一倍;第4到5轮,积分双倍;第6轮积分三倍,累计最大正分者获胜。这个游戏可以在讲到领导这一章让同学们做,不仅仅考验了参与者的团队精神,更是让他们锻炼了合作与沟通,懂得了博弈的思考方式、坚持和信任的意义。
  游戏教学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从以上两个管理游戏的说明中可以看出,在课堂上适当运用游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增加课堂互动 ,更能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沟通激励的管理能力。
  (四)实践教学
  大学的教育大部分时候更偏重于理论教学,而学生本身在进入大学前,经历了12年的应试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方面的训练甚少。因此要解决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必须注重实践环节。
  1.将教学与学生的自身实际相结合。例如让学生利用目标管理、时间管理等方法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管理;在班级管理和社团管理中利用管理理论。
  2.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性活动。例如可以让学生对本土超市和洋超市进行实地参观和对比,然后分析两者的异同,从而进一步分析超市这个行业怎样管理更好,想象未来的超市可能是什么样子。也可以组织学生去进行一些专题辩论、市场调查和活动策划,以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
  3.成立学生组织,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可以在学生中组建管理协会一类的学生组织,定期开展各种社会调研、案例大赛、管理沙龙等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管理交流和实践机会。也可以组织学生去参加“挑战杯”等实践性较强的大赛,使他们朝更广阔的空间发展。
  《管理学》作为基础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利用《管理学》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可以更深地挖掘《管理学》课程的价值,使其达到效用更大化,为培养合格的大学毕业生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程燕.《管理学》案例教学思考.高职教育,2012-6,(1).
  [2]李建华,刘霞.链条回归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管理学》教学为例.渤海大学学报,2012-03,(1).
  [3]王锋.模拟实践教学在《管理学基础》中的应用与思考.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6,(2) .
  [作者简介]
  梅琳(1980),女,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工商管理系副主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