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资料表明,全世界的电视节目有75%是用英语制作的,英语听力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然而,听力一直是困扰学习者的一个难题,在各类英语考试中,听力的得分率也是很低的。根据这一情况,笔者按照英语学习的规律,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并把评价机制应用到教学中进而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把任务型教学法运用到听力教学中
任务型教学法注重真实场景下的语言交际活动,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感受到老师和同伴对自己的作用,培养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体会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听力材料组织话题,设计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或活动。这些任务要有真实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能力、体验成功。
根据任务型教学,听力课堂教学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1.1 听前准备
在听前,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听力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具体步骤。学生主要是要大致了解要听材料的内容,明确完成听力任务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通过查字典解决生词问题。学生还要有意识地多记单词,扩大词汇量,在语法方面也要有一定基础,完备的语法知识是顺利听懂听力材料的保证。
1.2 听力实践
这一环节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以个人、伙伴或小组形式完成教师设计的各项听力任务。通常来说,老师要先播放一遍听力材料,让学生进行泛听,使他们调整自己的感观进入听力状态。泛听之后,让学生根据预先提出的精听,老师可以重复播放同一段听力材料,每次提出不同问题来发展学生的听力理解策略。如听第一遍时,让学生找出要点,如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听第二遍时,要求学生把时间、地点和人物联系起来;听第三遍时,要求学生能辨别出材料的细节。这样,每一遍都在完成不同的任务,练习不同的听力理解策略。
1.3 听后活动
听力材料一般都包括一些交际主题,如道歉、致谢、邀请等。老师可以在听力实践后让学生回忆这些表达,学习使用它们。老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理解了听力材料后进行复述,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
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
2.1 有选择地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在听力训练过程中,要想听清并记住每个单词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听音时必须有所选择,应将注意力重点集中在主要内容、主题思想及关键词上。在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之前,老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把握全局,不纠缠于个别单词”的思想。帮助学生辨别重要内容与次要内容、主要观点与支撑材料;指导他们筛选关键词,关键词经常是反复出现且关乎主题的;提醒他们重点留意含有“when”、“where”、“why”、“who”、“how”等的句子,它们往往载有重要的信息。
2.2 预测和推理能力
预测推理能力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听力技能。在日常交际中,人们往往可以通过语境对说话者将说出的话及其含义做出预测或推理。根据预测,人们对将要听到的内容已大致做到心中有数,会比较容易听懂。不仅如此,由于人所表达的思想都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听者还可利用从前文中得到的信息,对下文进行预测;同样可以利用从下文获取的信息来纠正、补充前面获取的不准确或不全面的信息。
2.3 笔记能力
人类的短时记忆容量是有限的,要在听音结束后单凭回忆完全再现已听内容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做笔记是听力训练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教师应训练学生养成边听边记的习惯。好的笔记最突出的特点是简洁、明白、实用。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先选择一些语言简单、条理清晰的段落让学生来练习做笔记,逐渐增加难度,让学生尝试不同的主题和体裁。在训练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分清主次信息,使记录的内容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主题明确。另外,还应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发明一些符号,还可使用线条、方框、箭头等达到速记的效果。
三、把评价机制应用到教学中
成功的听力教学应包括适时的课堂评价。教师必须对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做出即时的评价和提出改进的建议,对于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加以表扬,并要注意记录。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平等的评价,可以有效形成平等发展的氛围,进而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不仅能了解自己的进步,还会了解到其他同学的学习状况,从而感受到竞争,学习会更有动力。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自我提高意识增强了,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听是语言学习和实现交际的必要手段。所以,高校英语教学必须努力克服听力教学中的各种困难,不断改革创新,努力改进听力教学效果,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提高应用英语的综合能力,充分体现英语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Stevens.P. 1997. New Orientations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M]. Oxford: OUP.
王瑞昀,梅德明,听力理解的认知与听力课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4年01期
林群,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谷新黎,试论听力理解中的认知语境取向[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作者简介]
杜善飞,女,汉族,籍贯:浙江省东阳市 出生年月:1971-1-27,工作单位: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职称:讲师 硕士学位
研究方向:商务英语
丁玲玲(1984-8-7—),女,浙江省义乌市,硕士学历,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现任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为商务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