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如何让小学数学和谐课堂构建

如何让小学数学和谐课堂构建

作 者:曾 燕 (重庆市潼南区文星小学校 402660)

摘   要:新课改之后的教学中,我们一直强调的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归还学生,其实就是在要求我们构建和谐课堂。通过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能够使教育的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学生态,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教师是教学的实践者、组织者,如何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尤其重要。基于此,笔者在本文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眼中所看到的小学数学的和谐课堂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和谐教学;和谐课堂

绪论
目前,我们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还存在。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但,新课改要求下的和谐课堂要我们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因为,和谐的课堂教学,不仅有利提高师生之间的交流,强化师生情感,同时亦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剂良药。那么怎样构建和谐的课堂呢?下面笔者将进行重点阐述。 
1、把微笑与民主带进课堂
  让课堂跟着我们一起微笑。实践表明,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是通过微笑来传递的,而学生会在这种爱的感召下,受到鼓舞,从而亲其师,信其道。著名特级教师斯霞有一次走进教室,只见几十个学生如野马归槽般奔进教室,个个满脸通红,手忙脚乱。斯霞老师并未着急,而是面带微笑:“同学们,有的小朋友可能还没有做好上课的准备,现在老师走出去,看谁先做好。”等斯霞老师再次走进教室,同学们个个坐得整整齐齐,全神贯注的等待老师上课。试想:如果斯霞老师板着面孔训斥学生,学生也会安静下来,但分散的心不会一下子收回来,很难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让数学课堂成为民主的课堂。新课标下,教学也在提倡民主的教学,学生当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心情会无比舒畅,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创新、敢于创造,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民主于学生,杜绝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才能激活课堂气氛,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与学习数学的兴趣。
  2、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和谐因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的和谐因素。如数学史、人物传记、故事、趣事等的引用,通过这些因素,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注意把某些不含情感因素的数学内容添上合适的和谐情感色彩,结合学生实际,加上适当的渲染,以情激性,影响与感化学生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性,对学生的情绪、态度、优缺点及时调节、引导,利用口头表扬、图片(如动物图片)奖励、学生掌声鼓励,激励学生形成好的学习风气、习惯,以达到情绪上的和谐。同时教师的体态、手势、语言、语调、表情等对教学都起着积极的情绪渲染作用。
  3、设计有兴趣的练习,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数学练习的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具有趣味性。这样的数学练习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如学习《圆柱的体积》时,可设计这样的练习:一个农民收得8立方米的玉米,他想用一块长6.28米、宽1.57米的长方形竹席在院子里围一个简易的粮囤装这些玉米。怎样才能装下这些玉米?请你们帮助他设计几种围法。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和生活经验不同,所以会设计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可能有围成方形、圆柱形、半圆柱形等。这样的练习,不仅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现实,学生非常感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能应用于生活;不仅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而且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4、充分发挥语言艺术,创设和谐的课堂语言环境
  数学语言具有抽象性、简约性、精确性的特点,又具有符号化、形式化的特点。因此,数学教师应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研究语言的表述,做到既准确又生动形象,既诙谐幽默又能完整准确地表达所要讲述的内容,让学生在和谐轻松的语言交流中确定认知定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想谁也不喜欢“板着面孔”教学的老师。当然,宽松和谐的环境并不意味着只有通过游戏或生动的情境才能实现,教师生动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有探索性的活动等都可以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环境。
  如教学认识“<”与“>”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顺口溜:“小于号、大于号,两个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于,开口在前是大于,两个数字中间站,谁大对谁开口笑”。区别这两个符号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个富有童趣的顺口溜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区分。又如把教学长度单位改成“长长短短”,教学元、角、分改成“小小售货员”,比大小说成“排排队”等等,学生对这些生活味十足的知识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作为一名当代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努力为学生构建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应该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在活力四射的和谐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从而实现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宏.数学课堂也美丽[J].山西教育(教学);2011年06期
[2] 陈华忠.数学课堂中的"过度与缺乏"[J].辽宁教育;2011年Z2期
[3] 邓兰.刍议营造愉悦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