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努力构建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的教育体系,促进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家长委员会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结合实际,确立了“家校共育”的办学思路,成立了家长委员会。
东华小学家委会工作思路: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双向沟通,营造家长、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教育氛围,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达到“同步”,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力量达到“合力”,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让家委会成为学校的得力助手和家长的贴心朋友。因此,家委会作为“家校共育”的重要纽带。
一、成立家委会,明确部门职能
为了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职责和职能,学校制定了《福山区东华小学家长委员会选举制度》、《东华小学家长委员会自荐表》、《家长委员会章程》、《东华小学家长委员会的部门设置及其职能》等一系列活动章程和制度,确保家长会各部门职能的发挥。
家委会的选举:家委会的家长委员会的成员经历了班主任提名,经班级家长会民主通过→家长委员会的候选人无记名投票,确定家长委员会的人员→家长代表、家长委员会委员任期一般为一年。(每学年适当改选,可连选连任。学生毕业、转学等离校的学生家长,其家长代表、委员会委员身份自动取消;主任委员子女在其任期内离校时,需提前两周提出辞呈,由常务委员会推选一名委员代任,主持常务工作。)
家委会的权利:总结及听取重大事件的报告,审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和教育规章制度,有权对学校各项工作提出质询和建议。协助学校组织召开家长会或家长代表会议,研讨有关事宜,并做出相应的决议。参与家长学校的组织开展过程,运用各种形式总结和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评选和表彰优秀家长。对教师和学校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及时了解、反馈社会意见和家长意见,提出批评或表扬。
家长委员会的义务:支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各方面共同配合,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校园、家庭和社会环境。帮助学校开展社会实践、国防教育和劳动教育活动等,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提供学校发展的物质保障和资金资助,宣传学校有关改革及办学成果。协调家长之间、社会部门与学校、班级之间的关系,协助学校对各类争议问题进行处理。 主动参与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注意搜集各位家长对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活动诸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每学期向委员会提交提案1—2份。
组织结构:家长委员会实际在校学生家长代表组成,为家长学校工作的最高权力机构。家长委员会成员的选举、聘任由家长学校领导小组负责考察实施。学年结束,学校将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对家长委员会进行调整、删补。家长委员会设秘书长一人,下设培训部、监督部、实践部,各部设部长两名。家长委员会每学期定期召开两次会议,可根据实际工作过程进行调整和增减。家长委员会可聘请领导、专家做顾问;校长和相关人员作为特别代表,出席家长委员会会议,接受家长的咨询并陈述自己的意见。家长委员会成员每学期通过会议、调查、提案、参与学校实际工作等形式开展工作,了解学校教育情况,督导学校工作,商讨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
职能发挥:为完善东华小学家长委员会的组织建设和职能发挥,学校结合具体情况,根据每个委员会成员的特长,确立了培训部、监督部、实践部。它们的职能分别是:
二、参与学校的特色活动
1、“厉行节俭 传递爱心 共铸美好明天”为主题的冬季送温暖活动,家委会秘书长初汉青全程参与。2014年10月23日,东华小学联合福山慈善总会爱心超市、家委会,充分发挥少先队的带头作用,广泛动员学生,弘扬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为家庭贫困和地震灾区的学生提供救助。送温暖活动虽然简单,但是反响巨大,很多企业、社会部门也参与进来,直到现在,爱心超市捐赠物品还源源不断地被送往四川、贵州、黑龙江等地贫困儿童手中。这项活动的开展,不但是对校内学生德育教育,而且影响涉及家庭、社会各界,送温暖活动把各个方面有爱心的人聚集在一起,做有意义的事,为促进社会和谐而尽自己的一点力。
2、家校共育“红色旗帜代代相传”入队仪式。2015年4月3日上午8点整,东华小学“红色旗帜 代代相传”入队仪式在学校操场如期举行,一年级全体新生携手学生家长及东华小学家委会参与了这次活动。
在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东华小学秉承先烈遗志,开展少先队入队仪式,目的是对广大新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牢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牢记历史,牢记嘱托,牢记“红色旗帜 代代相传”,牢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好好学习,好好锻炼,争当东华好少年,做新世纪的主人。入队仪式中,党旗、国旗、团旗、队旗先后传递,象征着少先队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象征着党和全国人民对少先队员寄予的美好希望;接过了手中的队旗,也接过了习主席的殷切期望,那就是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
整个入队仪式井然有序,庄严肃穆,在义勇军进行曲、出旗曲、队歌、国旗颂(歌唱祖国)、红领巾之歌、退旗曲这些嘹亮曲目的伴随声中,东华小学“红色旗帜 代代相传”入队仪式完美收官。东华小学家委会成员与新生家长一起见证了这一庄严时刻。
3、歌舞剧的旋律让《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深入心间。打这几年起,东华小学就一直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并作为东华小学学生的常规管理,政教处在全校发起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活动,但小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抽象的行为规范文字记忆不是那么清楚,因此效果不是很明显。怎么办,政教处张主任为此煞费苦心,编写了校园民谣式行为规范,读起来是朗朗上口了,但记忆还是问题。偶然的机会,去年大队委竞选,五年级一个女同学参赛竞演曲目是歌舞《小苹果》,说实话,现场效果一般,评委们纷纷说,如果你能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改编成小苹果版,那么你肯定上大队委。一句话,激起了千层浪,在接下来日子里,东华小学各个方面纷纷行动起来,为“小苹果”的产生展开了一系列行动。就说那歌词,家委会作者想到半夜,有时甚至为了一个词该用什么几经斟酌,最后终于定稿。然后选拔学生演唱,制作出音乐效果,再是现场歌舞,各种场面安排,队形改编,服装、动作等等,最后请家委会实践部委员孙健录制成视频并编制音乐最终制作出来,“小苹果”的形成可谓煞费苦心。东华小学学生行为规范歌《小苹果》版在微信上一经转发,点击量直线上升,人气暴涨。
东华小学学生行为规范歌《小苹果》版在学生们中间迅速传唱,普及速度之快实乃罕见,上星期,先从五年级级部开始,顺序进行东华小学美时美刻学规范用规范汇报展演,2015年4月10日下午,东华小学一年级学生在学校操场唱响这首东华小学学生行为规范之歌,13个班级800多名学生穿着整齐的校服,在王霞老师统一指挥和引领下,一起演唱《小苹果》,那嘹亮的歌声响彻东华小学校园,久久不能弥散。
习惯养成教育贵在持之以恒,传唱“小苹果”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牢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把它贯彻到日常行为中去,用“小苹果”来指引自己,让自己美起来,让班级亮起来,让东华小学火起来!“小苹果”的演唱,真正体现东华小学一直坚持的美时美刻的良好教育理念,而这一理念的实施与东华小学家委会的功劳是分不开的。
完善的家委会组织机构和家委会职能建设,让家委会和学校的日常教育工作浑然一体,达到了家校共育的育人效果,学生在充满正能量的育人环境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