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一片荒田的开拓者。对于懵懂的小学生,想要提高美术课堂中的学习效率,最能激发孩子的便是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有着关键性决定因素的分为两类:认知,兴趣。兴趣对学生的注意力起支配的作用,让孩子在学习活动中保持较强的集中,孩子的学习态度对教学效果有着深刻的影响。孩子的兴趣对他学习的情绪起着调节作用,孩子对于学习的热情又是兴趣的使然,学习效率也随之上升。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提高孩子的教学效果、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现如今对于全面发展的孩子们,兴趣在美术课堂中呈现的效果尤为明显。如果孩子只为学而学并无兴趣。对于美术基础知识孩子们便无法掌握,更无法培养孩子们的创造能力与审美能力。
如何在课堂中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小学美术课从框架式的由老师讲授和范画的方式,到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引导式教学,老师由主体变成客体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索呢?我简略的总结了几点方法。
一、游戏吸引法,调动兴趣
孩子对游戏有着天生的兴趣。游戏可以满足他们所有的好奇心,并且注意力会保持持久与稳定。在美术课堂中,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学生在高度的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对美术教学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在实践中,音乐可以调动孩子的求知欲,我会把美术的相关知识融入游戏中,激发学生对美术的激情,让他们在欢快的游戏中,轻松愉悦的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使美术课堂变得更加鲜活、生动有趣,孩子学习美术的兴趣油然而生。在学习《下雨了》这节课时,这一课是学习认识色彩与线条,并且运用色彩和线条画一张雨中的作品,为了让一年级的孩子能认识不同的色彩和各种各样的线条,我线条制作了非常有趣的课件,根据《丢手绢》这首歌,特意在班级提前为一名同学照了一张奔跑的相片、各种动画片的主人公和各种各样的卡通线条人,它们在音乐声中一起做“丢手绢”的游戏,学生们看见自己的同学在屏幕上来回奔跑出现的线条,就开始兴致勃勃,这时候我就让孩子们戴上各种线条的头饰来玩“丢手绢”的游戏,抓到对方的孩子,在黑板上描绘出两人的线条与颜色,可以组成什么图形。缤纷的色彩,各式各样的线条,在孩子们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就学会啦,在这节课中,孩子们也完成了非常好的作品。经过精心的设计,提高了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趣味性,孩子们也积极参与,乐在其中,达到了在玩中学。
二、情境式教学、激发兴趣
对学习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是孩子对于学习的综合体。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需要借助PPT、音乐、视频等教学手段都属于新世纪现代化教学,运用音乐、图片等大量的现实资料,营造一个轻松、亲近、活跃的课堂氛围。孩子愉悦的情绪被调动,除了能够丰富、深化教学内容,还可以激发、引导孩子对知识的求知欲。
如讲《珍爱国宝》这课时,我并没有讲课,而是在我的PPT中,出示一片郁郁葱葱的大树,茂茂密密的大森林,一分钟后,出示光秃秃的树木,近处体现了年轮,没有大树的树根,接着在录音机里播放大树倒塌的声音。起初孩子们不理解老师要做什么,接下来一声轰鸣,孩子们随着一颗颗大树倒下,惊叹身、诧异声、甚至恐惧声散布开来,影片结束,课堂仍然肃穆安静,良久我开口,孩子们纷纷表达环境需要保护,地球需要保护,家园需要爱护。然后,我指着大屏幕上的森林说:“原来在这大片森林里葱葱郁郁,有小鸟安家,有松鼠采松果,有猴子玩耍,可是,由于我们人类乱砍滥伐,捕杀动物,鸟儿和小动物们被吓跑到了别的地方,我们应该怎么办,现在人民知道错了,想请同学们帮着把鸟儿请回来,我们怎么办?”创设出的这个问题与情景,使学生的气氛由紧张到活跃,纷纷举手抢答问题。在这种情景创设中恰当的引入了新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创设意境的课堂实践,不仅促使孩子轻松学习,还能激发浓厚的兴趣,达到乐活中学。
三、教具使用,提高兴趣
教学中的教具使用,虽然仅仅起辅助作用,但合理的使用不仅可以帮助教师轻松引导孩子学习知识点,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五年级有一节课叫《我设计的纹样》,我先出示了,我课下做对折的一张剪纸,在上课时,我利用了幻灯片的光影效果,让孩子们猜:我的这张纸展开以后会是什么形象?孩子们全部集中在投影中的这张纸上,大家踊跃发言猜测,气氛非常活跃,猜对的同学很多。孩子们的兴趣大大提高了。接下来现场示范一张剪纸,让孩子们猜猜有什么相同,孩子们在猜测的时候观察的都是图形,就会很多人说出相同点总结,教师也就随之总结规律,出示知识点。这既是利用了教具,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踊跃参与课堂,调动了兴趣。课堂气氛也因为这些道具的运用,活跃、轻松。孩子的学习兴趣也油然而生,起到在学中玩,在玩中乐的兴趣。一节常规课就这样轻轻松松学习完毕,孩子们无时无刻不期待下一节课的到来。
新世纪,新课标的指引,科技化、科学化教学,利用新的教学手段,将美术中颜色的调配很轻松的运用,免去孩子们因缺少工具而无法调色的困难从易,达到看即会,学玩融为一体,达到高效课堂,为兴趣使然。
总之,美术课想要生动而有趣的进展,就要大胆地利用课本教程、课程目标。使孩子们在学习中欢愉的绘画,尽情的创作。打破课本的限制,让孩子们尽情地挥洒彩墨,展示自己内心的小世界,学生的兴趣是需要教师调动激发的,他们并不是教师倾泻知识的产物,而是一颗颗闪光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好的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