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试析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试析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作 者:刘云霞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人民路小学 274511)

摘   要: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现实教学过程当中,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往往不是太好,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们没有做好课前预习,以至于在接触新知识的时候显得手忙脚乱。本文根据教学实际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并给出了提高教学效率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前预习;重要性

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下,课前预习对于小学语文学科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课前预习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高效地进行学习,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课前预习的内涵
课前预习是一种准备。课前的预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做好了知识、思维上的准备,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能够对新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在上课的时候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心中不慌,不至于在课堂学习的过程当中只是“略懂皮毛”,而是“深入浅出”地理解课堂知识。
课前预习是一种预测。在预习的过程当中,学生们自然而然会关注重点知识,也会在心中有一个大概的猜测,哪些是重点知识,哪些是非重点,哪些自己能够理解,哪些还需要教师的进一步讲解。这样的预测,一方面能够更加合理地规划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和注意力集中程度;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与教师的讲解进行对照,使得学生对于重难点知识深入理解,对于非重点知识精准把握,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课前预习是一种自主学习。课前预习可以说是学生在课本的指导下进行的自学,这不仅非常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展开教学工作,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思考、提取知识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
二、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必要性
现在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们普遍采用大课堂授课的方式进行知识的教学,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个体性,不能够非常好地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课前预习后,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小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理解知识的难度,学生之间的差距就不会非常大。这不仅有利于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同时能够大大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课前预习还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课堂学习的兴趣:预习过程当中,学生们会自然而然地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和文章有一定的理解和把握,在教师授课的过程当中,自身的想法和理解被老师证实是正确的,这样会给学生带来成功的体验,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让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更加感兴趣。
课前预习能够让学生们更加准确把握新课文的重点段落和理解文中的中心思想,能够让学生们提前了解文章主要讲的是什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能够更加方便地与学生进行互动,更加方便学生们进行文章人物情感的理解和作者中心思想的总结。更早地掌握文章中心思想之后,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就能够更加关注文章的整体结构,以及字里行间的行文奥妙,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掌握课前预习的方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们进行预习方法的学习和预习习惯的培养,由于小学阶段的学习从基础字词学习到文章理解都涵盖在内,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学习重点的不同导致了预习方法的不一样。
1.低年级学生的预习方法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字词的学习是主要的,文章内容的学习也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在一个更大的语境下掌握新的字词,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字词的含义。因此,低年级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要将重点放在字词的读、写上。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夕阳真美》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布置预习任务指导和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首先让学生将文中不认识的字查阅字典,做到理解会读;然后让学生将文章中的句子进行编号,认识到文章内容的自然结构;接着让学生进行文章的朗诵;最后将自己对于文章中的疑惑和不理解标记出来,在课堂上请教老师。教师要通过布置预习任务将预习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同时督导学生进行预习,培养他们自学的习惯。
2.中高年级的预习方法
中高年级的学生在基础知识的储备上已经比低年级的学生更加丰富,同时学生们的理解能力和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也有了大大地提升。这个阶段的学习更加注重于学生对于文章的整体把握,以及一些行文技巧和感情表达技巧的把握,预习的方法应该以此作为学习的侧重点。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二泉映月》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通读课文,然后总结每一个段落的主要内容,进而找到文中的重点段落和重点语句,并进行标注;此外学生还要在文中提炼出作者对于二泉流水和《二泉映月》曲子之间的感情联系;最后让学生们寻找文中用到的修辞手法以及自己觉得非常优美的句子。这样的预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于文章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同时对于文章中感情的表达有着一个整体的把握。当课堂上教师进行讲解的时候,学生们可以将教师的讲解和自身的理解进行对照分析,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及没有理解到的地方,使得学生们学习起来更加积极主动。同时,学生将自身的疑虑与教师进行交流,更加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们的学习状况和学习难点,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使得学习的效率也更高,更加能够锻炼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文学涵养。
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是非常有必要的,无论是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来说,还是对于锻炼学生综合能力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学工作者一定要重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指导学生掌握合理的预习方法,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进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意识,让每一节课堂教学都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进行,让学生们能够更准更快地掌握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天娇.探究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6):111.
[2]陈丽云.关于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指导策略的探讨[J].当代教研论丛,2016(04):27.
[3]叶琴.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指导策略探讨[J].新校园(中旬),2015(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