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阅读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不仅能够使学生明晰语文文本,同时也是写作的基础,是语言运用的基础。好的阅读甚至是对学生精神的洗礼,是内心深处的对话,更是一场文化盛宴的欣赏。但这也局限于真正的深度阅读,细嚼慢咽的阅读,而并非急功近利的阅读。作为一名当代语文教师,肩负着人文教育以及文化传承的重担,不可让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被功利性占领,或者总是停留在浅显层面的花哨教学,让语文阅读教学缺乏深度的灵魂。本文笔者就主要从儿童的视野下来探讨当代语文教学。
关键词:儿童视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深度阅读
1、前言
从儿童的视野去解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则也是要求教师要以学生的需求为准,要做到教育是为了学生,要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可能理解大家都能够做到,但是真正切实落到实处,课堂教学切实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呢?尤其是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本身部分教师受自身素质的约束,大多只会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去思考教学,去设计教学活动,并未能真正考虑儿童这一属性。因此,笔者认为,当代语文教师有必要从儿童视野下去思考语文教学,从儿童需求考量,通过科学的办法,在阅读教学中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阅读,切实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2、关于引导学生深度阅读的策略分析
2.1深度阅读,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
深度阅读是一种能够将文本、作者和创造背景等多项要素融合在一起的阅读模式,是要求读者对阅读文本进行更深层面的理解,是读者和作者的深层次对话。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尽可能理解文本的主旨,理解作者透过文本所要传达的情感,理解作者创作文本的时代背景,融合文本中的各种要素,对阅读进行深层次理解和剖析,这也是提升学生阅读文本、理解文本、消化文本和自身语文素养的过程。
如阅读《永远的丰碑》一文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红军长征的故事,接着讲作者的故事,最后才是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文本思想。诸如里面那句: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外面应当让学生去思考其深意,去领悟其情感诉说,去深度剖析此时将军的内心世界,去解读作者所以传递的情感。
2.2深度阅读,强化学生生活体验
阅读中的体验,就如同让学生身临其境,在读的过程中去感受,去思考,将自己全身心投入到文本所述之环境中去,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体验文本中所说之事,所绘之景,所写之事,之人物,从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如教学《自然界的时钟》一文时,文中这样写:"牵牛花大约在清晨四点打开喇叭。五点钟,野蔷薇绽开笑脸。六点钟,蒲公英向你点头。到了太阳当顶的中午,美丽的午时花才展现它的美貌。夜幕降临,夜来香不声不响地散发出它的香味。东方欲晓,百鸟就开始啼鸣了。日落西山,躲在地洞里的田鼠开始活动了。辛勤的蜜蜂一早飞向牵牛花,中午飞向午时花;至于夜蛾,它们是夜来香的客人,每天晚上,总是准时去拜访它……"经过多次阅读,教师要让学生进入文本之景,去想像一日的早中晚,这么多动植物共同问候时间的画面。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取体验文中所述之事是否真的存在,去发现生活中的时间的规律。
2.3深度阅读,发展学生思维
不难发现,语文课文中许多描写、语言等都可以激发学生的想像思维,好的教师就是要交个学生方法,使学生在理解文本你的同时,还能开阔思维,做到真正的深度阅读。
如教《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想像父亲在救儿子时的画面,在坚持几十个小时之后那种绝处逢生的画面。引导学生去解读分析文中那句:"爸爸,是你吗?",当爸爸听到这句话时脸上的表情,内心的感受,这些都是需要学生自己去想像,去感悟的。甚至可以让学生从课文的题目入手,分析为什么笔者要说文中的父子是了不起的父子,解读孩子们内心认为了不起的父与子应该是什么形象的。通过这样的阅读指导,学生很自然的就能够对文本进行深度阅读和分析理解。如此,不仅理解了文本,也理解了爱与伟大,这正是语文教学所要传递的美好。
2.4深度阅读、深度理解
语文教材的编排都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增长来设计的,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教材中的含蓄内容也逐渐增多,这些含蓄隐约的文本内容就是需要学生去进行深度阅读和深度理解的。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如果单独让学生理解文中两个"幸福"的含义以及笔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学生可能无从下手,但是联系上下文去思考,通过读、思、议、练等环节,结合文章的中心思想,学生可能更加容易理解到文章中两个"幸福"所要表达的不同含义:第一个"幸福"乃至小女孩幻想的美丽景象带给她的幸福,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虚幻幸福的感受;第二个"幸福"则是因为小女孩死了,因为她拜托了生活的艰难困境,再也不用感受现实生活带给她的残酷、寒冷、饥饿和痛苦,所以笔者认为小女孩是幸福。同时这也是笔者想要的幸福生活。当学生能够理解到这类文本含义时,自然也就进入了深度阅读。
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从儿童视觉出发,站在儿童的思维立场上去思考当如何教学阅读,如何引导学生深度阅读。上文乃是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总结的一些看法,望能够有抛砖引玉的作用,也希望能够对各位语文教学工作者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黄石英.引导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情感体验[J].教育评论,2006,(06).
[2]孟照亭.小学生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谈[J].校长阅刊,2007,(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