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接触了形形色色的学生,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关乎学生的成长,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列为重要一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才会成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兴趣的培养有许多种因素和方法,针对不同的孩子策略也应有所不同,要因人而异。
一、做个爱学生的教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用爱感化学生,引起情感共鸣
爱是情感的纽带,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师生互动交流,影响着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领会,还影响着学生智力的开发。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兴趣被激发,被调动起来。因此,教师用真心去爱护学生,相信他们、爱护他们、鼓励他们,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让学生在和谐愉快的环境中,心情愉悦地投入学习,必然会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效果显著。
2.热爱所教学科,行动是最好的兴趣
教师本身对所教学科要有正确的认识,高度的热爱,把兴趣植根于学生的心房。教师的热情越高,学生的兴趣越浓。教师内心由衷而发的对知识的热爱,充满正能量的教授,必将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不禁反思我们做到了吗?
二、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保持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应该是由内而外的,发自内心的喜爱而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和表扬。有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带有很强的目的性,违背了探索真知追求真理的宗旨。当他们发现目标无法实现或已经实现之后,兴趣随之消失,不在关注学习。很多孩子升入大学后判若两人,可以充分说明这个道理。总之,从兴趣入手,让知识展现风采,引领孩子自主合作学习、不断研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用知识武装头脑,用智慧品味人生。
三、彰显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一门实在的艺术,更是一项创新的技术。教师只有不断加强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丰富自己的知识能力。才能得心应手,应用自如。才能为学生树立榜样,把学生紧紧吸引到自己的周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一门艺术,教师不能因为长期从事某一学段的教学工作,学术水平只局限于这一学段。教师学识不足就无法显现出知识的魅力,也无法给孩子以吸引,使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或者教师因自身对学科的知识储备不足,教学中或一带而过、或应付了事、或简单粗暴,直接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在于培养,怎样培养值得我们深思。
四、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的课程改革,新的教学模式“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上处处显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己任。学生是课堂的小主人,教师是辅助者、引导者,处理好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关系,教师需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在教学《时、分、秒》这节课的时候,选出三名同学分别扮演时针(矮、胖)、分针(中等身材)和秒针(细、高),先从形象上使学生获得初步认知,再从动态上进一步体会认知,细长的秒针欢快地跑了一圈,分针才走了一小步。分针走了一圈时针才慢慢地走了一大步。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师要选择适合孩子的方法,寓教于乐,既能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又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常言道:“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喜欢知识渊博和他们一起做游戏、谈心的老师。让学生玩中学,乐中学,掌握学习方法并终身受益。
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除运用白板课件、磁板粘贴、学具操作外,还可以试着让学生当小老师,亲自示范,印象深刻。比如教学《元、角、分》时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用钱币购买商品,学生亲身实践,效果较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能发散自己的思维,学习就成为了乐趣。有了兴趣,就能克服一切困难,勇于探究科学的奥秘。教师是学生兴趣的缔造者,为了孩子的梦想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