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体育锻炼是提高身体素质的唯一途径,但由于学生面临高考的压力,大部分的学生很难在体育上得到锻炼,长此以往,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随着新一轮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深入开展,我国高中体育教学逐渐受到了重视,对课堂教学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老师通过引导将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为了提高体育课堂的有效性,我们需要将新的教学理念渗透到课堂中去。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中体育课堂存在一些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对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希望能够提升高中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开展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存在的意义
长久以来受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体育课在高中课程教学中一直属于被忽视的课程,再加上学生迫于学业的压力很难把精力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使得我国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形如虚设,高中生整体身体素质偏低。近年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显得更为重要。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开展,不仅能够帮助老师发展落后的教育观念,提高老师的自身综合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增强体魄,提高身体素质,并且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还可以缓解学习压力,更好的调节学习状态。
二、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课程形式化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就是为了应付领导检查而安排的一些科目,教师只是教了一些简单的动作内容,并不会由此深入的教学其他方面的体育内容,甚至有的教师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动作要领后,便任由学生自由活动,由此可见,体育课过于形式化是高中体育课堂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体育教学易被忽视
受应试教育以及高考录取条件的影响,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课时常常被学生和老师区别对待,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投入的精力明显不足,老师也对体育课堂教学不够重视。因此,体育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形如虚设。
(三)教师水平有限
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很多老师并不是科班出生,他们的专业水准达不到教学要求的水平,很容易出现教学内容枯燥、教学质量差、学生缺乏兴趣等问题。因此,教师水平不够高也是影响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发展的一大问题。
三、如何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树立体育有效性教学的全新教育理念
为了实现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首先,体育老师要以身作则,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观察每一个学生所具有的差异性,积极主动的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课题,以翘极为起点,为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案,构建不同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共同进步。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才能让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课堂学习中来,提高课堂效率,进而达到实现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从我国目前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所有问题出现的核心都是由于学生、校方家长对体育课堂教学不够重视。但归根结底,这一现象的存在主要还是由于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不科学所导致的。因此想要实现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从教学模式的改革着手。在此本文提供几点或许会有价值的建议。首先,改变将高考分数作为大学录取条件的唯一标准;其次,改革高中教学盲目地以分数为主的教学模式;最后,将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大学录用的参考条件之一。只有解决了高中教学和大学招生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才能实现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国的素质教育才能得到完善的发展。
(三)合理的利用教育资源
高中体育课堂有效性的发展需要高效的利用教育资源,在进行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要合理的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逐步实现数字化教学,将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通过数字信息对课堂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并通过信息资源不断扩大自身视野,探索未知的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更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让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课堂学习中来。体育教学与其他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体育教学有着非常强的实践性,学生需要在体育活动中逐渐熟悉并掌握体育技能与技巧。因此,在高中体育课堂有效性教学过程中要合理的优化教学资源,让学生们学习体育的地方不在固定不变,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及自身条件,在任何自己喜欢的地方开展体育活动,不在拘泥于课堂固有的程序化安排,在更自由的空间学习,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
高中体育老师不专业的教学水平是体育教学效率低的一大问题,为了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我国高中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加强体育老师的专业培训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具体来说,学校应该定期安排老师参加体育专业知识讲座,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多借鉴办得好的学校的教学模式,让体育教学能力和思维模式跟上社会的发展。
(五)建立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能够让学生和老师对教学活动有个科学全面的认识,有效的教学评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也有助于老师对自身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案,实现教学模式的优化升级。因此,为了更好的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需要建立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老师应当先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和认知能力,以学生的个体特征为出发点,经过分析和研究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并对学生的长处给予赞赏,促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发展,评价体系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持续性和弹性。
参考文献
[1]吴键.关于体育新课程目标争论的原因分析与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07年02期.
[2]陈春芳.恰当应用多媒体 优化化学教学[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李新.体育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4]田广,张龙,么广会,田江.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体育科技;2013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