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语文学习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了一些可行之策。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前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不再采用传统灌输知识的方法,而是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在初中语文知识教授的环节中,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老师与学生互动的高效课堂,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增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而且对于教师教学目标的完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语文教育对初中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育,教师更加注重挖掘语文知识的内涵,并让学生接触到更加广阔的知识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学会举一反三,有效应对语文教材中的各种难题。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不仅需要解决教材中的问题,还应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领悟能力,理解更多的精神和文化,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有效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2、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现状
2.1教师对思维能力培养工作不够重视
当前,一些学校,虽然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工作,但是,很多语文教师没有对这项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教师认为,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学生只要能够掌握字词和文章,并能通过考试就可以。语文实际上是一门比较优雅的学科,教师需要运用语文思维能力来开展语文教学工作。
2.2培养思维能力的方法不科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需要语文教师对课本知识进行有效讲解,还应该给学生一个独立的思考空间,不能让学生刻板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而是应该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表自己的意见。目前,很多语文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缺乏科学性,教师不能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也没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机会,这都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3.1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课堂的环境气氛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初中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一定的方式与方法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利用自己的一些想法去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去进行警醒发散性思维、综合性思维、变向式思维、逆向思维等新的思维方式的培养。比如,在讲解《祝福》这篇课文时,同学们对祥林嫂的死因产生了不一样的观点,此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有学生认为祥林嫂是自杀的,也有的学生认为是鲁四老爷杀害了祥林嫂,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段落进行讨论,最终通过讨论增强学生对文章有更深一层的见解,认为是封建礼教导致了祥林嫂的死亡,与此同时,采用一种合作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在讨论完毕之后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采用口头或文字的方式进行表述,增加其创造性、想像力与联想能力的锻炼。
3.2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进行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时,必须让学生进行自己独立的学习,一个人在独处时,很有可能会产生新颖的点子,对于思维能力的开发,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初中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学,在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与意见,不要只是依靠课本进行对讲式的教学,让学生踊跃地去发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在实际的生活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所感所想,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和探究,让自己的思维应用能力在生活中可以得到体现。
3.3加强教师自身的修养
在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学生在思维上与文章所表达的思想进行交流,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首先得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即从表象中总结出实质性的内容的能力。只有将本质性的思想旁敲侧击地渗透给学生,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思考会带动思考,文章里的思考首先得引起教师的思考,然后再经由教师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扮演着桥梁的作用,仿佛从天神那里取得火种,传递给学生们,再由他们一个个地传播给人间。所以,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只有当教育能引发思考的时候,才真正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3.4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知识积累
要想学生提高思维能力,仅仅依靠课堂内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要在课下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利于他们思维能力培养的书刊进行阅览,充分利用课外的时间进行思维能力的不断培养和学习。文学作品纵横几千年,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在这些作品中肯定会有不少文学方面的知识值得我们去探索发现。指导学生在阅读文学刊物的过程中记录下自己的评价及想法,不要将想法扼杀在摇篮里,对思维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教师要增加初中生对新型事物的认知与学习,增强他们思维能力的转变,为祖国培育更加优秀的综合型人才。作为素质教育下的中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而且还要有敏捷的思维能力,这也是祖国赋予初中生殷勤的希望。
结束语
总之,初中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断探索思维能力培养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马航. 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J]. 文学教育(下). 2016(09).
[2] 张玉蕾. 初中语文教学创新浅谈[J]. 中国校外教育. 2016(23).
[3] 寇代伟. 浅谈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 2016(29).
[4] 刘立本. 创设生活情境对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