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创造性非常强,将人文和科学很好地融合的学科。由于现在一些学校本身没有通用技术课需要的材料和仪器,老师教学不够专业,导致通用技术教学效率低。低效率的课程教学无异于不开设这门学科。因此,要体现通用技术课程的价值,就必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本文笔者就结合自己在通用课程教学实践中的所见,来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新课改后,我国高中开了通用技术课程,但是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和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进行通用技术教学的老师都是由其他科目的老师转型的,这导致一些老师一边学习一边教学,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都是非常不利的。老师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接下来,笔者就详细分析自己关于通用课程有效教师策略的看法。
1、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
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时更重视操作学习和技术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因此,教学通用技术时必须重视技术和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操作技能和基本知识,让学生更好地将这些知识和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通用技术教学中,若是老师对新课标不够重视,便很难保证教学到位,很容易将培养学生技术方面的素养的通用技术课上成劳动实践课,这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是非常不利的。也正是基于以上,老师必须在理解新课标的基础上明确教学目标,转变以往落后的教学思想,应用符合课程需要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保证教学目标的高效实现。
2、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般情况下,教学效果如何是和老师、学生、教学环境和教材有着直接关系的,这些要素是课程的最基本要求。在通用技术教材中,其知识都是和生活有着直接关系的,并且还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原型,老师可以利用学生的一些生活经验,将其和教学知识结合,设计教学活动。这样学生学习时,便能将利用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将知识和实际的生活结合,这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是非常有利的。
老师在备课时必须优化教学设计,在生活中找到更多更适合的教学案例,培养思维能力。如果设置的案例大多来自学生身边的一些实例,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会更愿意参与到讨论中,保证讨论的效果。当然,教师也可以运用一些新的技术成果和新的发明,这样学生会很容易发现通用技术是和实际生活有直接关系的,实用性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
3、小组合作教学,进一步提高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改下,老师更重视学生的参与。通用技术的实践性非常强,上课时经常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不同学生之间是有一定差异的,有的学生实践能力强,其进展速度便会比较快,有些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比较差,速度便会比较慢。老师若是想要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能够体验到实践和成功带来的快乐是比较困难的,需要进行单独辅导,但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经常会觉得力不从心。于是,小组合作学习就成为一种不错的选择,这也是我国大班教育情况下,常被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分组的过程中不但要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还要考虑学生的意愿。每个小组都设置一个小组长。老师在选择小组长时应该选择那些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那么小组便会更容易形成一个学习整体。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组长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分工,对于学困生,组长应该有意识地辅导,提高学习能力。不同小组之间是存在一定竞争关系的,老师每节课都可以根据不同小组的表现情况进行一定的评价,并将评价填写到小组表现评比栏中,这样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高学习积极性。
4、坚持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在技术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反思,是通用技术课程的特点之一,所以,学习实践的过程对学生而言尤为重要。在技术实践中,由于目的设定的合理性和技术手段完善性等因素的困扰,不可能保证每一次活动都能成功,但是不成功的技术活动不等于没有价值,人们正是从一次次的失败中寻找到成功的突破。有的学生的技术作品,独立地看其技术目的性是合理的,技术方案也是可行的,手段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却有可能暂时得不到预期的结论,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否定他在这一技术活动中的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以及从中获得的一些技能、方法、经验和对技术的独特体验等。只关注技术学习的结论,会导致学生求平庸而不思创新、图结果而轻视思维过程,对技术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或困难绕道而行,久而久之,技术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东西就被摒弃在了评价的视野之外。
过程性评价,就是把评价融入技术学习的过程之中,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知识和技能、设计与实践能力、合作、交流与分享等方面进行描述,判定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指出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优势和不足,为教学提出具体、合理的改进建议。当然,强调过程评价不是否定结果评价,片面地倾向某一方面,都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在评价的实施过程中,假如学生对自己的方案或作品感到不满足,在不影响后续学习的前提下,可以答应他修改或重试,直至满足。
总之,新课改下,通用技术这门课程这门科目本身起步比较晚,教学存在一定的不足,老师必须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特点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对通用技术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谭鹏.浅谈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3).
[2] 陈汉清.浅谈教育技术在通用技术课程实施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8)
[3] 江言安.通用技术课的教学体会[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