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巧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巧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作 者:杨玉才 (安徽省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小学 233500)

摘   要: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信息技术正逐渐成为课堂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巧用信息技术,可以让数学课堂教学得到优化,有效地突破重点难点,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数学学习

引言
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的普及到课堂教学中,借助计算机强大的功能优势,实现教学过程的生动高效,也就 让课堂教学得到优化正在逐步实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效果尤其明显。但是在日常教学中也不能盲目的应用,为了实现教学利益的最大化,要巧用信息技术,让计算机辅助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式学习习惯。下面是我个人的一点经验,和各位同仁共同切磋。
一、信息技术帮助下有效地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近些年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多媒体课件的特点是可以容纳大量的图片、文字、表格和视频资料,大大地增加了课容量,同时可以给学生视觉、听觉上的刺激和动感的真实感受,让学生产生无穷的遐想,迸发强烈的求知欲。
例如,学习《认识图形》这一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们对图形世界更多一点理解,可以打开有关图形的专题教学网站,那里分门别类展示了多种多样的图形,学生们从中看到很多生活中不太常见的图形,比如一些常用工具的图形,还有一些生活当中司空见惯的图形,如:建筑物的、动植物的图形,学生们很容易从这些生活原型图中找到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这些规则图形,再结合课本上的图形知识给学生进行简单的讲解,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很快就对图形有了感性上的认识。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了引导的作用,而这正是新课改中一个重要理念:“还课堂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的重要体现。课时结束之后,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又搜集了很多不同的图形,并给它们进行了分类,更有一些有想法的小家伙儿还总结了不同的图形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这应该是自主学习精神的高度展现。所以说,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加接近社会,认识自然,并在此基础上增强了的学习兴趣。
二、信息技术助力重点难点的突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学科讲究逻辑性,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才是一个人一生的精神财富。巧用信息技术,让问题的提出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通过学生自身的思考和推理去获得数学知识,才能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认识分数》这一章节时,教学的重、难点是分数的意义,我个人认为,单纯的讲解分数的意义对于小学的孩子来说很难理解,所以可以结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首先,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引入新课,孩子们对故事永远都是没有抵抗力的,他们很快就被吸引了。故事的情境是这样的:大树幼儿园中大黑熊老师正在给熊大、熊二、吉吉和毛毛分蛋糕,大黑熊老师把其中的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两份,给熊大一块。熊二说:“我要两块。”吉吉赶紧说:“我要三块。”毛毛急着说:“我要四块。”……大黑熊老师看着孩子们高兴地拿着蛋糕跑了,笑着说:“我既满足了它们的要求,而每个孩子得到的又是同样多。”此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大黑熊老师是怎样分的吗?在学生们进行充分的讨论之后,再用动图展示大黑熊老师蛋糕的分法。生动逼真的画面,有趣的提问,色彩分明的动图,激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能力,很快让学生们对分数的意义有了直观上的认识,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有效地构建学习平台,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毋庸置疑,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思维只有在宽松的环境里才能实现自由的驰骋,现代信息技术恰恰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有这种认识,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不存在教师负责讲,学生只负责听的问题,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也要允许学生有随时的发言权,因为很多知识的积累都是在学生们反复的探讨和研习中才能获取真知。所以,在教学程序的设计上,我对于预习和复习从来都是放手让学生自己来完成,我给他们提供一些网站,素材,让学生们自由搭配课外学习小组,利用互联网达成信息共享,完成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精神、对科学的探究精神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可以设计的是一个网络课件,课程的完成是在学校的微机室,首先利用PPT中的链接功能,让学生们在电脑上欣赏美丽的图片,中国的很多建筑、园林是呈轴对称的,通过观察学生们心目中已经对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有了认识,这时再引导他们点击相应图形验证自己的想法,学生们会有特别成功的体验。第二步让学生猜想只画了一半的图形(五角星、剪纸、奥运五环),先试画,再通过电脑点击出现另一半来验证,从而揭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第三步,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们判断是否为轴对称图形,自己点击图片观看演示,出现答案;学生们最感兴趣的是网络测试。用连连看游戏,让学生把能拼成轴对称图形的两个图形连起来,学生们进入不同的小组,进行比赛。通过这几个环节的设计,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自我调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其实,巧用信息技术就是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用于用信息技术展现,也不是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应用到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我们要对它的应用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最主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调用信息资源、处理信息资源,从而培养了学生获取新知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是非判断能力和创造精神,发展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结束语
总之,信息时代对数学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在课堂灵活、灵巧的应用信息技术,改善传统教学模式,让数学课堂得到优化。在提升教学水平的同时,让课堂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天堂。
参考文献
[1]朱锦松.网上学数学 快乐又高效 [J].江苏教育技术报,2006 (11).
[2]李瑞生.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教学设计.[J].江苏教育技术.2006(4).
[3]陆军.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思考.江苏教育研究.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