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管理探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管理探究

作 者:刘 静 (山东省胶州市青岛蓝泰小学 266300)

摘   要: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的成长发育期,同时也是学习,接受新知识的最佳时期。由于小学生的心理还不成熟,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心,因此在小学阶段特别需要老师的指导,该阶段学生的管理问题也特别重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深化,当前社会对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班级作为学校的最基本组成单元,对小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而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对小学教育来说也尤为重要。
关键字:小学;班主任;工作管理

小学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初始阶段,小学生就好像清晨的太阳充满了希望,因此小学阶段的教育十分重要,在小学阶段学生要学习相应的知识技能,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在小学教育中班主任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存在,他们对小学生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也很有必要。在当前的新型教育理念下,小学班主任要用心观察小学生的心理,不断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管理工作,和学生良好的进行沟通,深切落实管理工作。
1、提高自身能力,做好带头作用
小学生本身就比较活泼好动,在玩闹时很可能存在一些不安全的隐患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就需要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工作。在进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不能老是用千篇一律的话语来教导学生,这种做法很有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使学生产生叛逆的心理。随着社会的不断迅速发展,班主任需要学习更多的新知识来和学生进行良好沟通,通过多多学习的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自身能力和修养,用学生们能普遍接受的方式去和学生进行沟通,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去教导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对小学生的管理工作,带动学生更好更努力的学习,培养他们文明的行为举止,使小学生更好更健康的进行成长,为以后的良好行为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生就好像一张白纸,他们的学习能力超强,身边的人对他们影响巨大。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班主任和其人之间和睦的相处也会是小学生的榜样,他们会学习班主任去和他们的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2、培养学生的自身管理意识
在小学阶段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该引导学生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如果在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不能和学生好好的沟通,只是单方面、纯粹的教育学生,不肯定学生,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叛逆心理。好的管理工作者应该是在双方都愉快的前提下解决问题。在小学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该给予他的学生充分的信任,用恰当的方式去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让学生能够在对自身进行管理中反思自己的一些不足和缺点,并且及时改正。在管理中班主任也可以组织一些比较好的班级活动。例如,班主任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分组活动,按照不同学生的性格将他们分到不同的组,再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比较明确的分工,然后让他们进行自由发挥,最后为他们的成果进行打分。这种活动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进行监督,然后大家一起改正,共同进步。
3、民主化管理学生,培养学生责任感
在以往的传统教育中,老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都要听老师的安排,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老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一系列计划。在小学教学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也应该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更合理更加民主的管理方式来管理学生,让学生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加班级的一些失误的管理,能够平等对待学生,让他们针对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小学班主任在组织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应该广泛采纳学生提出的多种意见,然后对这些意见进行分析总结,对不合适的地方进行合理化修改,然后将其有效的在管理过程中实施起来。在实行民主化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级的一些管理制度班主任也可以组织学生来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都能发挥自己的主动能动性,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意见,最后大家可以共同商定最终的结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制定的班级管理制度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对班级的管理制度有一个了解,能更加有效的在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制约,学生们也会更加自觉地去遵从他们一起制定的班级规章制度。这种做法不但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方面的培养,还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共同进步。小学生都渴望大人的认可,这样民主化的班级管理方式更加能够让学生信服,更加容易让他们遵从。
4、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
对于小学生来说,身边的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比较大,小学阶段对他们成长最重要最有指导的就要属家长和老师了,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做好和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充分运用家长这一有利资源,运用恰当的方式将学校教育与学生的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家校共同教育的模式,以此来促进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良好有序进行。在家校共同教育的模式开展过程中,班主任要做好两者之间沟通的桥梁,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方式向学生家长反映学校情况以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家长可能工作太忙,对于孩子有时可能会有一点疏忽,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就应该创设一定的条件来使家长主动参与到小学生班级管理的工作之中,加强家长与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联系,切实发挥家长的管理作用。对于工作繁忙的家长,班主任也可以运用比较方便、快捷的沟通方式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例如微信平台。班主任可以通过微信这个交流平台实时向家长反映学生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介绍班级的一些管理工作,家长也可以利用微信参与到学生的班级管理中,对有些班级管理提出自己的意见。微信平台的交流能够使学生家长更加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实际情况,也可以促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使小学教育更加合理化,也促进了班级管理工作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兰香.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J].教育管理;
[2] 张梅颖.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 2017年4月
[3] 孙雅蒂.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探究[J].魅力中国; 2017年第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