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及其改进设想

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及其改进设想

作 者:张思远 (海南省东方市民族中学 572600)

摘   要:生物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自然学科,对高中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具有重要影响。新课改以后,高中生物教学得到了空前的改善,教学观念更加符合现代化教学的要求,教学目标设置也更加合理,使课堂氛围也逐步提升。但高中生物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限制了教学的开展。本文通过分析高中生物教学现状,试图找出相应的改革策略,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高中生。
关键词:高中教学;生物教学;教学现状;改善措施

1、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
1.1生物教师专业知识面窄,专业发展能力不强
高中生物学习基本仍是为升学服务的,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具体表现在,教师的终身学习理念没树立;没有专业发展的具体规划;专业知识学习不及时、更新过慢;教育学科知识欠缺;专业发展意识不强;跨学科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薄弱等。作为“小学科”,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教师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备课、讲课、练习、考试、评卷上了,这导致了教学模式单一、专业发展滞后的局面。
1.2学生对生物课程的认同率低
《全日制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了高中生物课程性质,它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但与其他学科比较,尤其是在高考分量上,学生对生物的认同感很低,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为了高考而学习生物是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目的,而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生物科学素养,发展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3实验教学流于形式
尽管学生喜欢上生物实验课,因为它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但实验课占据师生的时间和精力过多,所以教师上实验课时,一般是讲实验的操作过程,让学生看一看实验的视频与图片,真正上实验课也流于形式,这造成了实验教学效率的低下,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究其原因,与教师的教学模式分不开,与高考指挥棒的引导分不开,更与学生对生物的认识以及教学评价体系分不开。还有,学校对生物学实验室硬件建设投入不足、教师实验操作能力不强等也影响着实验教学的效果。
2、关于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设想
生物学主要来源于生活,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尤其是现代生物技术在能源、化学化工、冶炼、环保等行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与其他学科结合紧密,学科渗透知识也比较多,学习起来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因此,生物学教学需要更新教学观念,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加大实验教学的力度,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才能提高学生生物学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1转变教学模式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发挥着教学的主导作用,学生的“学”发挥着教学的主体作用,忽视任何一方面,都会降低教学的效果。过去,重视教师灌输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压抑着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学生学习潜力得不到挖掘,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成为空谈。因此,教师要主动改变自己,使自己成为教学的引导者、诱导者、帮助者,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运用探究性、研究性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要想法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提升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一些方法,例如,教育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现在很多家庭喜欢养宠物、养花草,教师要有意识地抓住学生学习生物的一切机会,让学生观察、收集自己家里一些生物的生活习性、日常变化等等,鼓励学生写观察日记、相互交流,这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加同学之间的友谊。
2.3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
《全日制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教师改变以单一成绩评价学生优劣的方式,实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因此,教师要重视学习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对学生的评价。例如,学生预习效果怎么样?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如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学生的实验能力怎样?构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参与学生的评价等多元化评价体系。当然,评价的方式,尽量以鼓励为主,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质疑、创新等等。总之,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持续学习,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2.4注重实验教学
其实,教师千万次的说教,不如学生一次亲身的体验,生物学很多知识是抽象的,要透过现象才能看本质,必要的实验教学是不可少的。况且,通过实验,学生能创造性地学习生物知识,并学会迁移运用;能从多种渠道获得生物知识,按照自己的思路重新组合,形成一种新的生物知识结构;能提升观察、分析、辨别、归纳、总结等综合能力;能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献身科学的态度、坚韧不拔的品质等。
参考文献
[1] 郭江暖.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困难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3(14):93.
[2] 李恩芳.试析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J].生物技术世界,2013(7):112.
[3] 曹波.关于高中生物实验有效教学策略行动的探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4(11):171.
[4] 姜怀平.高中生物学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俪人:教师,2014(23).
[5]吴寿生.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探析[J].学园,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