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是我国的改革开放先驱者邓小平先生提出来的。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课程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尤其是近些年,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它打破了我们的传统教学观念。除了传统的文化教育课程的教育,也要求我们的教师要能够适当的应用信息技术来完成微课的制作和应用,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锻炼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善于探索和发现的能力,从被引导学习到学生主体学习活动。因此,在信息技术技能课程中,微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
关键词:微课;小学信息技术;应用
1、引言
小学教育是人生文化知识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在此时期实施信息技术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能利用信息技术的各种工具,进行知识的获取、管理,并利用这些信息获取技术手段,开发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交际。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它也极大的改变了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利用手机或电网等终端设备进行学习,已经不再是天方夜谭的事情。它也逐渐在改变着这个时代,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将传统的学习课堂搬到了移动终端设备上,让学生们走进“微课堂”时代。
2、信息技术技能课的特点
在目前很多教学活动中,多数学校将信息技术技能课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另外一种是实践操作课程,又叫“上机课”,虽然同样是学习信息技术的技能课程,但是两者区别还是比较大的。前者是在教室里面,学生仅仅拿着书本,学习理论的知识,而上机课,是学生利用在理论课程上学到的知识,转换为实际的操作。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后者需要在机房内利用计算机等设备完成教学。由于是理论与实现相结合形式教学,因此,它具有其他文化课程所不同的鲜明特点,具体如下:
①它具有非常强大的趣味性。信息技术技能课程的涵盖内容非常多,设涉及面也非常的广泛,可以针对不同的群体提供各种各样的内容。因此,具有极高的趣味性,也是小学生们非常喜爱的一门学科。一般到了信息技术技能课程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是迫不及待的心情,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也是非常的专心致志。从很多从事信息技术技能课的老师那里也能得到反馈,这门课程是小学生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它的趣味性也很好的满足了学生们的好奇和求知欲望,极大的促进了学生自主的学习进程。
②它具有很强的时代感。信息技术课程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而信息技术,可以说是促进了人类世界极大的发展,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等,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它的内容也是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作为该课程的教育者,教师要时刻把握最新的信息技术,并融入到日产份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及时了解到最新的信息技术。
③它具有很强大的整合性和通用性。信息技术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引导学生学习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同时,在其他教学活动以及小学生的日常活动中,都离不开信息技术。比如,其他文化知识学习课堂中要使用各种教学辅助设备,这些都在日常的教师教学活动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并极大的促进了教学的质量。
3、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技能课中的应用现状
虽然目前在我国,信息技术已广泛用于学校的教学活动,但是,由于小学的班级比较多,班上的学生人数也比较多,而在学校的中,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专业教师又比较有限,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老师疲于应对,学生也会学的意犹未尽,这也对整个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微课的出现,则改变了这一现状,教师可以将学习的知识点做成微课的形式给学生讲解,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会带来教学的新鲜感,带来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给教师们减少仿佛讲解的工作量,在制作微课教材的时候,教师们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
小学生刚接触电脑,时间并不长,电脑的操作对于他们而言,还是比较陌生的,对于老师讲解的内容,可能不能马上理解,因此,需要利用微课的形式,通过反复播放教材、多遍讲解,直到学生能完全理解透彻,这样,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一些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微课的出现,可以将教师的知识点进行汇总,便于学生理解吸收,有些知识点可能短时间内无法消化吸收,可以通过反复观看微课教材、或者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直到他们学会为止。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提高很有帮助。同时,有些学生在学习了上一个知识点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下一个知识点的自主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4、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技能课中的有效应用
小学的信息技术技能课程,离不开理论和实际操作的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利用微课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主动学习。
①在教学活动中,开展游戏,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开始,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和微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有趣的游戏,首先,让学生了解游戏的基本规则,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同时,作为接下来微课教学内容做些铺垫,让学生在好奇心的诱导下,慢慢进入教学环节。
②播放相关的微课教材,引导学生们观察。微课的教材编制,要围绕着学生们的兴趣点,让他们能很快记住编程操作的知识点。这就要求微课的内容要主题鲜明,知识点要详细,利于理解,并在每个知识点后要进行效果的展示,加深学生们的理解,并引导他们动手进行程序的操作,一般来说,要编制的秩序难度要适中,既不能因为太难而导致他们的学习热情消磨,又不能因为太简单而让他们没有成功的喜悦。这一点,作为教师要能把握到位。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随时控制课程的进度,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并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③让学生独立模仿程序的编制。这一阶段,也是学生将所理解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教师此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编程过程,同时,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答。
④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学生完成程序的编制后,教师要进一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比如,学生完成了某个游戏的程序编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见,在游戏中增加环节,或者改变现有的某个程序,让游戏变得不一样,全面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的积极性。
5、结语
微课作为一门新型的教学方式,并配以其特有的新颖、针对性强特点,非常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能注意力集中,更能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同时,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小学生对于信息技术技能课程的高效学习,是每位信息技术教师都渴望的目标。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技能课中的运用,也正在实现教师们的这一目标。由于微课的广泛性,我们还需继续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探讨和研究,为进一步推动小学信息技术技能课程的学习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 万祖进.小学信息技术微课应用实践与思考 《中国电化教育》 2015年第12期
[2]孙广胜.掌握微课制作技能 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成效 《新课程导学》 2017年第10期
[3] 彭开波.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技能课中的应用研究
[4]李花新.微课程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作用课题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