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几年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完善与发展,人们对于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以及科学管理越来越重视,而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备受关注的是频繁出现大学生跳槽现象,本文通过根据当前大学生跳槽的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并将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运用其中,综合考虑后提出相对应的积极应对策略解决大学生跳槽问题,尽量减少企业成本的浪费和风险。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大学生跳槽;解决问题;策略
近些年来,人才招聘市场上出现备受关注的大学生频繁跳槽现象,其中应届毕业大学生跳槽现象尤为严重,进过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毕业3年内大学生离职现象是具有普遍性的。
对已就业的2012届和2013届全国大学生中,平均40%的大学生在毕业半年内经历了跳槽的经历(其中本科毕业生平均占比28%,高职毕业生占比47%),若是将调研的时间调至两年,大学生跳槽比率会更高,对于毕业两年的大学生而言,平均有60%的人都经历过离职或是跳槽,高职比学生的比例高于本科毕业生,占比为79%。对其数据进行分析,大学生离职中有98%是自己主动提出辞职的,而并不是企业雇主。[1]在离职理由数据分析中,占据主要位置的是薪资待遇偏低、工作要求过高、压力大一级发展空间不够,其次是大学生对企业管理制度和文化不适应、就业无安全感还有想继续进行学业深造,例如考研和出国留学。下文中会结合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对其进行深度解析。第一,大学生对现有的工资期望较高,目前我国高校应教育政策积极扩招生源,大学生多如牛毛,而大学生对其定位依旧是高学历者,因此刚毕业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工作薪资待遇想像过于美好,同时大学生面临着买房购车等现实问题,而且对于在北上广深等城市打拼的毕业生而言,日常开销和租房费用支出较大,因此对薪资要求愈加明显;第二,毕业应届大学生无法适应企业管理制度以及工作环境,大学生未进入社会之前,对于职场的认识多数是影视作品,对事物的期待往往过于理想化,入职场后期待着理想化的企业管理制度,优渥的工作环境,理想美好的同事感情,但是现实生活中的企业,绝大部分是不能达到大学生的期望的。企业规模和运营模式参差不齐,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是良莠不齐,即便是规模较大的公司也存在大大小小的管理漏洞。针对同事之间的工作氛围和工作环境往往也是不尽如意的,如上种种,导致应届大学生无法面对心理落差,萌生离职跳槽的想法;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留学归来的学生也为大学生就业市场造成强烈的竞争。[2]初入社会的应届大学生从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抽离出来,一时无法适应各类工作要求和日益增加的压力,导致产生“鸵鸟心理”,遇到事情就会不由自主的选择畏缩、逃避,盲目的以为只有辞职跳槽才是唯一解脱的方式[3];最后是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高气傲,急于求成的心情,特别是在高校参与学生会以及成绩优异的学生,在学校是总是被老师和同学们围绕着,因此往往会骄傲的认为自己在毕业以后能够找到一份理想美好的工作,能够大展才华,未来前途一片光明,但真正进入工作环境当中,往往应届大学生会认为现有企业所提供的额反战共建不能够满足自己,认为自己应该有更为广阔的施展平台和空间。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筛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运用,满足组织当前以及未来的发展需求,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4]面对大学生频繁跳槽的问题,不仅会影响学生自身长远职业发展,还会对其所在的企业正常的运行以及人才培养造成一定的困扰,那么企业应该如何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留住每一位待培养的大学生,从而减少企业产生成本浪费和风险呢?
针对上文中的第一点,企业可采取制定合理的福利待遇和薪资涨幅,企业员工的薪酬福利的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大环节之一,对于大学生频繁跳槽的问题,企业要认可薪资待遇提升能够留住人才的作用。一个企业必须继续建立完善且公正的薪资体系,综合水平要与行业平均水平一致,还要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和诱惑力,从而能够吸引并留住人才。例如可以针对不同学历的大学生有不同的薪资待遇,且在聘用期间依据大学生自身业务能力进行适当幅度的涨薪,这样能保持大学生高手到自己的职场价值,大大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针对企业工作氛围而言,平淡的工作模式的却让人感受到疲倦,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在工作岗位配置上进行调整,比如将具备挑战能力的工作交给刚入职的大学生去做,让其放手一搏,满怀激情,在此过程中企业前辈进行监督和指导,让他们既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同时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工作要领,减少以后的工作压力。而针对大学生对于工作环境的理想化问题,可以定期举行部门团建活动,营造出相对优质的办公环境和氛围;针对企业发展空间,正所谓“学无止境”,企业要定期开展与业务相关的培训与开发课程,满足大学生在技能方面和精神层面的需求,初入职场的大学生在遇到工作瓶颈时会产生焦躁的情绪,会在质疑自己是否适合该职业,不确定自己的能力是否胜任,定期开展培训教育,让大学生有不断充电的感觉,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同时也是在提升整个企业的办事效率,增强企业在同行中的竞争力,而且在能否留住大学生这一点上,不仅仅要从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增加员工关系维护效果,还要企业每个部门全力协调合作,上级要留意员工的心理动向,适时进行疏导和鼓励,让大学生有种被重视、被认可的感觉,这能够让他们感受到自身价值的体现,会逐渐提升自己的工作积极性。[5]
一个企业的正常运作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而在大学生频繁跳槽现象上,企业要了解现在的大学生在思考那些方面,也不仅需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时应对,同时企业本身也要一同探究,为企业留住有才之人,并将其能力和价值最大化,这不仅是为企业谋利,也是将大学生成就感最大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参考文献
[1]麦克斯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EB/OL].
[2] 简家旺.“筑巢引凤”与“筑巢留凤”——解读应届大学生跳槽现象[J].中国中小企业.2014(12).
[3] 江沈红.大学生就业跳槽现状以及应对政策[J].2013(11).
[4] 李厚本,牛小华.基于胜任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8).
[5] 李玉洁.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能力培养对策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