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何在这个阶段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呢?关键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要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最主要的是要激发并保持持久的兴趣和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发展学生探索、求知的内在动力。
一、重视实验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讲是一门新学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对于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加强实验教学,努力创造条件加强和改进化学实验、对实验进行增补、增强实验现象的效果,还经常就某个重、难点知识通过实验进行探究,以此激发学生对实验的持续兴趣,进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并借助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综合归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质量守恒定律》,课本上一个实验对证明这个原理还有些欠缺、不足以说明问题,如果增加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就会更能说明问题,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原理事实。
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也是调动学生兴趣的主要手段之一。因为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每个人身体里独特的潜能,而且化学实验中生成的很多化学反应如发光、发电、发声、沉淀、结晶具有瞬息万变,色彩明快的特点,能给学生的感官和视觉带来一定的冲击,让他们印象深刻,产生浓厚兴趣。
二、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师通过讲授空气、水体、土壤、森林、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安全问题和当今世界关注的环境问题等等,使学生深切地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巩固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教材中学生实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如按教材中的实验内容走只是重复性验证所学内容,教师在授课时已经讲得非常透彻,学生再进行实验兴趣已不是很浓,因为二氧化碳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气体,在进学中教师要善于发掘,使分组实验发挥它的更大作用。因此,可做如下改变:在实验前两天要求学生回家找鸡蛋壳、水垢、普通石头和食品袋中的干燥剂,又给学生准备好盛过石灰水的试剂瓶(上留有大量的白膜)。在实验课上,学生除完成教材内容外还可以补做:证明鸡蛋壳、水垢里有CaCO3;证明普通石头中是否有CaCO3;怎样证明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怎样区分生石灰与石灰石;如何除试剂瓶上的白膜等一系列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实验等。
由于化学实验中有些现象的出现是稍纵即逝的,所以要指导学生养成认真观察事物的好习惯。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组,每一组分工明确,这样有利于提高实验的效率,并且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对化学的认识由“乏味”到“有味”。这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就会发生转变,由开始的厌倦转到最终的喜爱。
三、营造问题情境,强化学习兴趣
创造思维是在提出问题中表现出来的,因此营造积极思维的问题环境便成了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源泉,是萌生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巧设疑问,以趣激疑,以问设疑,以疑导思。例如在讲到金属与盐的置换反应性质时,首先引导学生用实验加以探究:用CuSO4溶液、ZnSO4溶液、AgNO3溶液、Cu、Fe,探究金属与盐的置换反应,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金属与盐的置换反应发生的条件,总结出金属与盐的置换反应规律,并进而发问:“如将金属钠放入CuSO4溶液中呢?”学生在铁和CuSO4溶液等反应的思维定势下,很容易得出生成Na2SO4和Cu的结论,此时教师再演示Na和CuSO4溶液的实验,却得到了不同的实验现象,从而得出K、Ca、Na除外的结论。利用学生感受后的兴奋状态,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层层深入的思考,挖掘学生大脑潜在的能量,使学生能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便于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
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化学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学生身边存在许多化学现象。当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些现象时,往往引以为自豪,感到满足。因此,老师应把教学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价值和用途,从而强化学习化学的兴趣。如在讲授碳酸盐时,教学生运用厨房的用品除水垢,运用所学物质的性质来辨别生活中的真与假(真假黄金,真假自来水等),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水华现象、酸雨、温室效应、开啤酒冒泡等)。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导学生去分析,使学生边学边揭开生活中的一个个谜,从而产生极大的喜悦,转化为强大的求知欲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无论是在实验室里还是在平时的课堂上,都要注重把兴趣教学融入初中化学教学之中,这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抱有对这门课程的满腔热情,从而为高中课的化学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郑素芳.浅谈初中化学兴趣教学方法[J].金色年华(下),2011.9
[2]申爱梅.初中化学兴趣教学的几点建议[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14
[3]郦兰萍.探析初中化学教学的兴趣教学[J].快乐阅读(上旬刊),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