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全语言教学理论的教学侧重点研究

全语言教学理论的教学侧重点研究

作 者:刘 川 (辽宁行政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1)

摘   要:全语言教学理论在我国很多外语教学领域中得到应用,但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很少有全语言教学理论的教学研究。本文从观念、教学目标、词汇和语音四个方面对全语言教学理论的教学侧重点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全语言理论;教学;词汇教学;语音教学

一、全语言理论的观念侧重
在本质上,"全语言教学理论"是一个新型的教育观念,包括:教学中的语言观、语言的学习观和教学中的师生观。
(一)语言观
"全语言教学理论"认为:语言是整体的,是不可分裂的,分项教学会破坏了语言本身的整体性。反对在教学中把语言分解成多个环节或独立结构,认为语言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但是不否定口语、词汇、句子、段落的个性特征,这些个性特征也可以被单独研究。
"全语言教学理论"主张在真实语境中学习语法,不靠模仿语法规则造句来学习,这样有助于学会那些利于交际的实用性强的语言内容,而不是语言学家那样讨论语法规则。如果人为规定语言学习顺序,会使得基础不佳的学习者语言学习非常困难;这在高职学生中尤为突出,学习那些与学习者生活经验相关的内容,会使得语言学习比较容易。
(二)学习观
"全语言教学理论"的语言学习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第一,功能优于形式,语言运用必须真实。如儿童学习语言的驱动力在于满足了他们的实际需求,哪怕一开始并不是完全符合语法的,儿童表达后得到回应,进一步促进了他们的表达和学习。
第二,整体优于部分。离开了特定语境的单词、是无法被理解的,这种表达即使正确也是没有意义的,语言的首要功能就是有效表达。因此即使有阻碍表达的生僻词汇,也应以完成句子为前提,只要对方能听懂,即使不规范也是有效表达。
第三,学会如何表意。课堂教学分散的环节常常阻断了语言的含义与实际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刻意追求语法形式把语言变成了套用公式。这并不利于表达含义,因此营造语境以表达含义就显得更为重要。
(三)师生观
全语言理论教学中的教师应该对学生有信心和期待,从引导开始、指导并鼓励和学习者,而不是控制学习者。在这一过程中,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提供给学生适合的语言环境,并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作出客观的过程性评价。
全语言教学理论主张教师的作用不止于"教",还要创造一个恰当的语言学习环境,还做学生的语言示范者,同时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反应,并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
心理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学习者归属感、被需要、被尊重以及获得自我实现的需要。教师应当相信学生,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学生足够多的尊重。
二、全语言理论的教学目标侧重
本课题通过对高职高专英语口语练习问题的思考,明确了以有效表达为基础的教学思路,以具体的教学方法为研究方式,探讨如何提升高职学生英语水平。
在高职高专的公共英语课中,英语表达一直比较困难,这主要受制于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基础,以及多年来积累的对英语的负面情绪。大部分高职高专学生高考英语成绩较低,语法和词汇也有一定的问题,然而,对于英语教学来说最重要的是学生对待英语学习的心态。部分学生不喜欢学习英语,没有通过英语进行表达的愿望,因此也缺乏进行英语表达练习的兴趣。另外,较低英语考试成绩,也会让学生缺乏信心,怕出错,怕出丑的心理阻碍了他们的英语练习。
全语言教学理论教学是针对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口语练习的一种方法上的尝试,很多细节需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完善。英语水平的提高需要在激发兴趣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反复练习,在树立学生信心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表达习惯。
三、全语言理论的词汇侧重
(一)主动词汇
词汇是提升内容表达的实用性的重要方面,目前大学生普遍情况是词汇量能达到四千以上,但是多为被动词汇(passive vocabulary),其中的主动词汇(active vocabulary)实际数量很少,以至于学生在口语表达中找不到适合的词语。因此提升学生的主动词汇量是提升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可以引导学生在已经认识的词汇中,挑选使用频率高的进行造句练习,或者以某个词为核心做一段口语练习内容,在反复的积累和运用下,提升学生的主动词汇量,以达到提升英语内容表达实用性的目的。
(二)习惯用法
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来说,常用的英语词汇并不算多,普通人基本在两千词左右。他们可以用一些简单和常用的词汇表达更为丰富的意思。例如:我们之间的关系完蛋了。英语口语中习惯说成:"we are through."因此对于一些简单词语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掌握英语口语表达中的习惯用法。这些习惯用法比语法完美的冗长的句子更为实用。这些习惯用法往往十分生动,利于学习者记忆和使用。例如:表达"做作的大惊小怪"的意思,美式英语的口语中往往会用 "artificial hoo-hah"来表示。
四、全语言理论的语音侧重
(一)语调习惯
每种语言都有他所习惯的语调,即使在普遍适用相同汉字的中国,不同地方的方言语调也有所不同。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所使用的英语语调也有所不同,但大体上还是有一定的语音语调共同点。英语的语调并非一条平线,而是包含音调的起伏,不同于汉语不同音调所代表的不同汉字,英语的语调只是其语音习惯的体现。因此,在实际交流中,对于英语语调的了解有助于对其表达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以英语习惯的语调进行英语表达,也有利于对方理解内涵。
(二)重读,弱读与连读 
英语句子中的重读会突出较为重要的词汇,这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情况下,名词,实意动词, 数词,形容词和由形容词加词尾变形而来的副词以及否定词会重读。句子中的其他词汇往往被弱化。(突出强调某个内容的除外。)在实际交流中,一些词语由于弱化还可能失去一些音节。连读则会令几个相邻的词语听起来和单独的单词发音有所不同,这也会影响交流。因此重读,弱读与连读 的教学和练习在语音的实用性教学中不可或缺。
参考文献
[1]安桂清.西方"整体语言教学流派"述评[J].教师教育研究,2007(9)
[2]李亚林.高职学生英语交际策略调查与分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