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在机电一体化的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创设教师引领,学生进行个性探究的学习环境,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分析了机电一体化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机电一体化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够为机电一体化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教学策略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结合起来,有利于推进与专业配套的虚拟仿真初衷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提升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水平。机电一体化是一门融合了机械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多门课程知识的学科。机电一体化立足于让学生形成机电一体化理念,拓展学生机电一体化实践技能。教师通过教学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拓展学生视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对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进行分析和探讨,提高学生对机电一体化的认识,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机电一体化的相关知识。
一、机电一体化教学的现状
机电一体化是把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子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多种技术有机融合在一起,并在实践中进行应用的一门综合性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机电一体化方面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把数据、图像、文字、声音融合起来,给学生提供想像的空间,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机电一体技术的积极性。但是在实际的机电一体化教学中,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并不多,对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机电一体化教学的研究较少。现在的机电一体化教学中,学校对教学设备的更新不及时,无法满足信息时代发展的需求。大部分教师进行机电一体化教学时仍然以传统的电机电器为主,对计算机设备没有及时更新,因此很少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手段进行教学。此外,许多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有的教师对专业知识的掌握非常熟练,但是缺乏实践和信息化教学的经验,因此不能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帮助学生掌握操作技术,也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许多机电一体化的教师在教学时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进行模仿,然后再让学生通过模仿进行实际操作,因此学生不需要进行创新和改造,导致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课堂教学效果不高。许多教师在带领学生实践时,只是让学生模仿教师进行实验,而不是让学生进行实验,教师进行指导。因此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差,无法与时代接轨。
二、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机电一体化教学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信息技术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带来了许多便利,在机电一体化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集图像、文本、音频动画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优势,给学生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机电一体化的兴趣,让他们主动进行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如在进行《液压传动系统》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把转动系统的组成元件、工作原理和基本回路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图画和视频明晰了解转动系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他们对理解知识的理解。
2.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的机电一体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采用口述和板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机电一体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开设讨论和创设留言板块,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和交流,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把学生不理解的问题收集起来,然后再进行解答和讲解。如在进行《机电一体化检测系统》的教学时,由于这部分知识比较复杂,学生难于掌握,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以专题探究的形式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和分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把关于位移、速度、加速度、力、扭矩、流体压强等方面的检测存在多种检测方法、检测流程与检测曲线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关的知识。教师还可以借助校园网络平台给学生进行远程授课,也可以利用网络软件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的运用能力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只关注把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效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的目标,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时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动态,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把学生培养成为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如在进行《智能小车的设计与制作方案》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创设学习环境,并利用信息技术模仿小车制作环境,让学生展开系统总体设计和硬件电路搭建与软件设计。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设计变成实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再如在进行《电气系统设计》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再利用多媒体对设计的实例进行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印象。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打造模拟的电气设计实验室系统,引导学生选定设计原件,安装方式和接线方式的实践等。
结语
信息技术能够给机电一体化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节约教学成本,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科技与机电研究发展的进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艳芳.信息技术与中职学校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5):124-125.
[2] 李学良.巧妙应用信息技术推进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教学[J].建材与装饰,2016,(31):114-115.
[3] 郑波.信息技术与中职学校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J].中外交流,2017,(34):162.
[4] 欧海波.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38):289.
[5] 崔婷婷.浅析信息技术在中职机电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2):1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