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能力是以听说能力为核心,包括交往能力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口语交际教学就是要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口语交际课承担着对一个单元内容融会贯通,与实践联系,迁移运用的作用。口语交际课要联系单元整体,在导读课上有布置,在新授课上有训练,在单元总结与活动课上有延伸。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要注意日积月累,要注意课外资源的充分利用,课外积累为课内服务。在课上,要创设多种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倾听、表达、应对,还可结合“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展示台”等加强训练,让学生最终达到敢说、善说、乐说、会说的目的,为学生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口语交际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锻炼才能内化为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实践活动。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利用一切机会,开展语文实践,让课堂成为学生口语交际的演练场,让生活成为学生口语交际的实战地。
一、依据教材,活用教材,努力提高学生口语交际兴趣。
口语交际课成功的前提是学生人人参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关键是让学生进行实践。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很丰富的资源,教师要注重对教材的开发和利用。我在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后,精心设计,活用教材,让学生在说一说、玩一玩、画一画、议一议、演一演等形式中进行口语交际,给学生创设一个个良好的交际氛围,使学生处在兴奋状态中,提高学生的交际兴趣。
我充分挖掘教材,开展丰富多彩的编演活动。如:《将相和》、《草船借箭》等,学生边读边演,把文字还原成可触可感的画面,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演练过程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我们语文课责无旁贷,要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拼音教学中,新教材尽可能将过去的单幅图组合成情境图,每一课都通过意境优美的情境图引出所学的字母、音节、词句、儿歌。这些情境图不仅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拼音,识汉字,读儿歌,便于理解意思,还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想象创造的空间。
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的渗透机会就更多了。在个性化的阅读理解中师生、生生之间针锋相对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在心理上获得了一种成功的满足感,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更是培养了口语交际的信心。
三、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
1.开展各种有趣的口语交际训练课,如低段教学中的“吃吃说说”课,我让学生带一种水果(先向家长问清水果的品种价钱产地),课堂上让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水果的价钱、品种、产地,描述它的形状、颜色。
2.生活展现情境。如口语交际课《找春天》、《找秋天》,可让学生到校园里,到大自然中找春天,找秋天,然后让学生再说说春天、秋天的美丽景色及发生在春天、秋天里的趣事,这样,学生会兴趣盎然。
3.实物演示情境。如学习《买文具》,在学习前先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尝试买文具,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就地取材,在学生中收集一些文具用品摆在讲台上作为购买文具的模拟现场,然后以“买文具”为例,引导学生讨论、评说,看看“顾客”向“售货员”买文具时是否做到了有礼貌,表达清楚。“售货员”是否热情接待,耐心介绍。
4.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促进学生的口语交际。
新大纲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明确指出:“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
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恰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促使学生产生交流的欲望。CAI课件声形结合、视听同步能创设有仿真效果的情境,在这情境中,学生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低年级小朋友的学习兴趣主要是直接参与。
5.利用晨读或课前三分钟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我班每天有一人(全班同学拉火车进行)就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演讲,在国家有重大庆祝活动、纪念日、召开重要会议、举办重大比赛期间让学生“发布新闻”。
我们训练学生说话,不仅要求他们把话说得通顺流畅,而且还要指导他们把话说得具体形象生动,句子富于变化。 因此,阅读素质的培养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环。
四、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丰富多彩的生活无疑是口语交际的活水源泉,作为教师就要用心去捕捉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参与班级、学校及社会的生活,在参与的过程中发展口语交际能力。
1.学生把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班级、路上听到、看到的新鲜事)讲给家长听。内容不限,形式不拘。
学生是最愿意和自己的亲人交谈的,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这是语言训练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激发参与兴趣,消除怯场心理,创设交际情境,诱发非智力因素。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只有在日常生活的语言实践中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于是,我把社会活动引入课堂,将课堂“生活化”,让学生去体验生活,感悟人生,使其在互动的过程中促使口语交际能力动态生成。在这方面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引进了诸如:“班干部的竞选活动”、“小记者采访”、“学做导游”、“小辩论”、“当主持人”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为学生搭建交际的舞台,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学习体验,有效地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李吉林老师曾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
所以,为学生巧妙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
[作者简介]
刘凤英,女,汉族,1970-12,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五塔寺东街小学,中教高级职称,副校长,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语文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