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微课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微课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作 者:任兴明 (山东省荣成市第二十中学 264300)

摘   要:目前,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教学逐渐引起了教育人员的广泛关注。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教学方式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了非常明显的操作性与实践性,这就需要教学人员逐渐改变教材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性的教学方式。本文主要针对微课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微课;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信息技术课程对于实践性有着非常高的要求,通常情况下都是一边操作一边进行讲解,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操作细节比较多,所以学生很难对课程知识进行全面的掌握。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比较少,并且教师所带的班级又比较多,导致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呈现出了一定的繁琐性。为了有效提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率和质量,将网络微课融入到信息课程教学中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这种方式对于提升学生的主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微课教学的特点分析
微课程指的是在对学生学习规律了解的基础上,然后分解成一些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以及互动的微型课程体系。在中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中,微课程学习法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核心作用,通过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知识点的融入,可以将这些点进行合理的划分,并将这些知识点设置成相应的教学视频,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对课程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掌握。微课教学主要是以视频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在保证满足中小学教育要求的基础上,在课堂中将教学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微课程教学所体现出的主要特征就是时间短、内容细化并且最终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微课程的广泛应用使传统的教学方式发生了相应的转变,但是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因为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导致微课在内容方面并没有得到全面的落实,甚至在整体上呈现出了一定的复杂性,需要相关的教学人员引起高度的重视。
2、微课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1 对微课形式进行合理选择
微课中不仅涉及到了很多的教学内容,并且在形式上也呈现出了一定的多样性。通常情况下可以将微课教学形式划分为问答式、讲授式、启发式以及演讲时等多种类型,如果是按照教学内容可以划分为题型解答、教材解读以及考点归纳等。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想实现对微课的合理使用,首先教学人员在对微课进行制作时应该对讲解的课程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选择最合适的微课形式。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需要通过微课的形式来进行,比如其中可能涉及到一些理论性比较强的知识点,就需要教师亲自对学生进行讲解。如果是存在操作性比较强的知识点,通过对微课的合理运行可以让学生对内容更好的掌握并且在微课程中学生可以对不理解的知识进行反复的操作,这样就能对具体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全面理解,最终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2.2 对微课内容进行合理设置
教师在对微课课件进行制作的过程中,其主要的制作流程包括了"选题"、"课件制作"、"教学拍摄"以及"后期制作"等几个部分。信息技术课程在"课件制作"、"以及"后期制作"环节中可以发挥出非常明显的优势,因为在这期间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并且教师在对微课课件进行制作的时候也不会受到技术方面的限制。教师在课前可以将教学内容以及讲课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划分,然后形成很多个内容节点,并将这些节点通过生动形象的微课课件呈现出来,这样学生在自己的课余时间就可以对这些视频进行查看。
2.3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应用微课
在信息技术课程开始之前,学生可以通过老师制作的微课课件完成新知识点的预习,对自己预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做好记录,在课堂上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解决。针对学习比较主动的学生,教师可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出的作用比较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进行讨论,这样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教师操作一遍之后再让学生进行实际的练习,但是这种方式只能让学生记住大概的操作模式,很难在课堂上完成相应的课程认为,导致学习效率一直得不到明显的提升。而通过对微课课件的合理运用,学生可以通过视频观看的形式进行学习,然后在进行实践和操作,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就可以很快的完成老师安排的学习任务。另外,在操作练习中通过对微课课件的有效运用,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可以主动加入到学习过程当中。
2.4 课后运用微课教学
因为信息技术本身就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与操作性,所以如果只是依靠课上的学习还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需要引导学生在课后对知识点进行不断的学习,这样才能促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技能。比如,教师在课后对微课进行录制时,可以要求学生制作一张新的小报时,教师对制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反复的讲解,重点强调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在对小报完成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完成更加精美的小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课下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对课上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及时的弥补。因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时间不具备连续性,所以学生很容易对知识点遗忘,通过微课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课外的时间对知识进行巩固学习,使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性能得到明显的提升。
3、结语
综上所述,将微课程运用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不仅能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还能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逐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使信息技术教学可以面向自主学习的方向不断发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微课课件进行合理的设置,在课堂上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水平得到明显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郑瑞瑞. 微课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电子世界,2014,02
[2]翟建越. 微课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03
[3]吐地阿吉·吐尔逊,伊马木·达吾提. 微课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