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小学课改语文学习方法1

浅谈小学课改语文学习方法1

作 者:陈汝梅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安石镇中心小学 535327)

摘   要:课改倡导“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等富有时代特征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由“授之与鱼”向“授之与渔”转变。教学模式也要从单一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程式走向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客观的板块式程式。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更是参与者。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应对此次教学改革呢?
关键词:课改;教学方法;自主;开放;探究

一、设情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有这样一所学校,学生可以选择上课或者不上课,也没有沉重的书包、繁重的课业,孩子们在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教育环境下汲取知识、发展人格……这就是英国的夏山学校。这所学校的创办人是20世纪英国教育家尼尔。尼尔先生还坚持:“自由并非放纵。”教育,要让学生“感觉幸福”,联系生活实际,我也十分赞同他的这些观点。
平时,紧张学习之余,为了使住校学生在我们学校学习的有乐趣,让他们忘记想家的念头,我会适当地为他们安排娱乐时间,有时自习课上,领着他们唱唱歌、吹吹口琴、弹弹口风琴,让他们轻松起来;有时带领他们到操场上玩耍、嬉戏。此时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会团团围着我谈天说地,幸福的感觉溢满张张笑脸。
  二、多鼓励,让学生在自信中学会学习
  平时,为了给学生创造自信学习的条件,课堂上,我总是鼓励每位学生能站起来大胆发言,回答对了,让大家鼓掌祝贺、回答不出来时,在一旁提醒、引导,直到能完全回答时,我才会如释重负,对每位学生都一视同仁,绝对没有偏爱之心,学生的成长道路还很长,自信是成功的保证,
  为了使学生永远保持自信,我曾给全班学生多次讲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让每位同学懂得,最优秀的人其实是自己。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自己和重用自己。结果,全班同学兴奋异常,眼睛里闪烁着动人的光彩,课堂上,有自信的人多了,讨论问题热烈了,回答问题的人多了。
  三、给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在语文学习中,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就必须拓展学生自主思维的空间。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身定位在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引领者、参与者,不要用机械的框框、统一的答案来限制学生的活动,禁锢学生的思维。否则,长时间地硬性规定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说什么,怎么说,只会压抑学生的自主意识,造成学生习惯性地按照老师的“吩咐”机械操作,不仅影响学习效率,而且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完善。
  要用自己的兴趣和科学的方法去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使学生的内在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唤醒学生强烈的主体意识。师生间建立起真正的民主关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表现为速度快、效率高。充分激发学生的活力。
  四、给机会,让学生学会质疑探究
  “给学生创造充分思考的机会。”教师要在教学中巧妙设疑、质疑,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认识和解决矛盾的心拨动学生心弦,点燃好奇之火。让学生进入“积极思考的王国。”“把一切思维的机会留给学生。”教师的讲授不能代替学生的理解。教师的思维活动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活动。教者绝不能把结论强塞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思考,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著名教育家费科夫指出:“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在新课改下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形:学生课文读的不多,思考的时间也极少,教师却花很多时间让学生谈感悟和体验。这样做违背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感悟和体验的本义。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养成心浮气躁、囫囵吞枣的不良学习习惯。因此,笔者认为,教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充分读和思的基础上谈感悟,说体验,这样才有现实意义。
  五、多体验,让学生有成就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各种情景,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事可做,并让每个学生感到“我能行”,我会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想方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这种成功的体验尤其对于学习困难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在这种成功的激励下,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成功,更重要的是自信心的建立。
  在实际的教学中,可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做法:对课文上没有现成答案的,需要靠自己的小脑袋思维去组织语言解答的问题,则应先提问平时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头脑比较灵活、反应快的学生来回答;对于一般性的问题,需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概括就可出来的答案,则可以请学习成绩中等的同学来回答;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书本上可以直接找出答案,则可以请暂时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同学来回答。这样所回答的问题与他们的实际情况相符,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就高一些。他们获得的成功机会就多一些,他们的成就感就强一些,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就浓一些,他们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可能性就大一些。 
  总之,教师必须转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将语文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真正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在善学乐学中提升学习语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小学教育》2010年 第132期.
[2]《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年 第1期 316-316页 共1页.
[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育部,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