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法和措施探讨

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法和措施探讨

作 者:魏 平 (湖南省南县厂窖水利管理站 413200)

摘   要:近些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非常快速,很多技术手段,已经走向了国际的舞台,各个领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也逐步的向信息化发展。与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相比较而言,信息化管理更具优势,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工,还使档案信息更加的精细化,本文现就,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法和措施,进行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法和措施

现阶段,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非常快速,可以说,我们完全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已经融入了各个领域。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图书馆主要的工作内容,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一下,也开始向信息化发展。但是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图书馆并未认识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更加没有合适的信息化建设方法,本文将针对此问题进行简单的论述。
一、分析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简单来说,信息化建设,就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再结合图书馆自身的发展情况,对各项图书的信息进行管理,并对图书资源进行开发。信息化的管理方法,大大的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更加优质的读书平台。细致的分析来说,笔者认为,图书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可分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满足人们日益增高的需求
在科学技术以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人们的各项需求也随之提高,对于图书馆的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档案管理手段无法最大化的满足读者的需求。再加上,图书馆的资源种类较多,信息杂乱,很多图书文件,如果不及时管理,会出现丢失的现象,人工管理难度较大,这就凸显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建设信息化档案管理,可以将图书资源进行细致管理,对所有的档案信息进行整合,读者可以自行在计算机上检索所需的图书信息,满足读者的各项要求[1]。
(二)节省管理空间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图书馆需要有较为大的空间对繁琐的图书信息进行管理,既需要图书阅览室,也需要资料管理室,这对于很多图书馆来说,无疑是困难的,这也就造成了众多的图书馆档案信息无法得到科学的采集和管理,既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又浪费人工。而进行信息化建设,可利用信息技术的诸多功能,对庞大的档案信息进行管理,计算机的存储功能,可以轻松的对各种信息进行储存和管理,这并不需要耗费巨大的空间和资金,并且大大的提高了图书馆档案管理的质量。
(三)优化了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很多的图书馆档案管理方式,开始由传统模式向信息化、网络化发展,促使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越发的具有时代性,大大的优化了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档案信息化的发展,促使图书资源管理工作越发的明朗化,不管是档案的形成,还是档案的开发以及利用,都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流程,这也使档案信息更加的全面化和及时化。在此种基础上各个管理部门也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图书馆的档案情况,以便采取更合适的管理措施,这对于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二、目前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现阶段,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非常快速,各个领域也开始向信息化发展,但是仍然有许多的图书馆,并未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信息化建设的较为缓慢,管理模式仍然以传统为主,总的来说图书馆档案信息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不能清晰的界定档案管理的内容
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很多图书馆在档案管理模式上,开始进行转型,向信息化发展。当时以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仍有许多的图书馆认为传统的管理模式更加适合发展,对于新时代下的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也没有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部分的图书馆,在进行档案管理时,只是根据管理者的经验进行管理,并没有科学的方法,这就使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另外,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的产生新的档案资料,但是很多资料并没有及时的被收录,致使档案管理缺乏完整性,这也是图书馆对于档案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2]。
(二)档案管理的技术过于传统,缺乏信息化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我国众多的信息化产品相继出世,被应用到各个领域,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等,这大大的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发展。尽管如此,我国的很多图书馆,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未与时代接轨,对于创新的信息技术,以及信息产品,应用较少,管理过于传统化,这就无法保证档案管理的完整性。同时,部分图书馆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手段,靠人工记录的方式进行管理,这不仅浪费了很多人力资源,还不能保证档案管理的质量,这对于图书馆的稳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三)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养低
管理人员是一切管理方式的实施者,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对于管理质量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图书馆的管理人员都存在,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过低的现象。有部分图书馆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并不重要,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管理水平并不重视,在招聘管理人员时,大多不重视专业、经验等,这也就致使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岗位职责、管理技术等方面存在着问题,造成档案管理工作发展受限。同时,相关的档案管理人员流失性较大,也是图书馆档案管理落实困难的一方面原因。
三、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法和措施
(一)强化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平台
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必须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对图书馆的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将其连接成一个分布式的图书群,此外,还可利用互联网对信息资源、服务对象等进行整合,这样就可以全方面的为读者提供服务。同时,互联网具有跨越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现在,换句话说,读者可以在自己想要的时间或地点,随时搜索图书资源,这就是信息化建设平台最为突出的一个特性,共享性[3]。
(二)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上文已经说到管理人员是一切管理方式的实施者,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对于管理质量有直接的影响。由此来看,图书馆的管理者,必须重视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尤其是要培训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技术,从各方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现代化水平,这样才可以促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同时,管理层要定期的安排人员进行交流学习,与其他单位交流管理经验,不断的提高管理水平[4]。
(三)实施人性化的档案信息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简单来说,就是在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站在读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不仅在图书资源的开发方面要符合读者的需求,还有让管理人员,对于读者进行沟通,进行个性化服务,这样读者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有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结束语
总之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信息化建设已是必然。图书馆的管理者必须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积极的研究信息化建设的方法和措施,建立人性化的信息化平台,不断的提高图书馆档案的管理水平,全方位的满足读者的需求,促进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艳,韩莹,张琦.新时期图书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重点研究[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09):88—89.
[2]杨丽萍.试论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3) :77—78.
[3]丁红.新形势下图书馆档案管理现代化问题及相应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4(02):86.
[4]程修光. 关于图书馆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建设的若干探讨 [J].办公室业务,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