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曾说过:作文训练说到底,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和沟通的训练。因此,作文应该是每个小学生生命个体的自主行为。这就决定了小学作文教学应是个性化的。我所理解的个性化作文应该是小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风格说自己的真心话,即“我笔书我心,我心出我语”。真正的个性化作文是学生自主发挥、个性表达、有真情实感、勇于创新的结果,而不是老师模式化地教、学生填空式地写出来的。
我们中华民族文坛上不乏具有个性的文人:忧国忧民的范仲淹、至死未敢忘忧国的陆游、文风犀利的鲁迅……我们经常在读名家名篇时被文章的语言所吸引。如朱自清散文语言清新、如微风拂面;老舍先生文章京味十足,如闲叙家常;马克吐温的小说诙谐、幽默,极具讽刺意味,又发人深省……我们的学生如果长期在模式化的作文教学中习作,数十年后,怎能有新一代的文坛新星呢?毕竟,教育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说到我们的作文教学,如何体现学生的个性化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小学生的作文大同小异、千人一面、众口一词,毫无个性而言。为了在考试中得高分,家长们求助于各类的教辅资料,有的还整篇地背范文。这些作文教学中的“怪相”的确应该引起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的深思。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健康的个性,使他们的独特个性最大限度的发挥,以促进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我对此有几点想法。
学生在写作时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无话可写”。他们常常在选材时抓耳挠腮,苦思冥想。我们在看学生的初稿时也经常会发现有的习作的选材不恰当。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学生不会观察。其实,细细想来学生的生活空间很大,学校中、社会上、家庭里,到处都是他们活动的天地。假期里,家长还带他们外出、旅游。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他们习作的宝库。只要他们只要稍稍留心,习作就不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而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是随意的,不能做到细致、认真。这就需要老师积极地引导,并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
一、激发观察兴趣
学生的兴趣只有在具体的形象面前,具体的情景之中才能产生。为了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我们教师就要做一个有心人,捕捉生活中的点滴画面,找准契机,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学习观察。
前不久,我看到学校门口小摊上卖小鸡。放学时许多学生都围着看。场面好不热闹。下午自习课上,我有意引导学生谈论这件事。讲的学生兴致勃勃、口若悬河;听的同学津津有味、专心致志。当天下午放学,很多同学又在小摊前驻足观看。当天的随笔很多同学都写了这件事。有的在文中着重描写了小鸡的可爱;有的则写了由这件事产生的思考,对小鸡的命运担忧。
又如一次,课间时,我和一个学生聊天时得知他所住的小区当晚要停电。我及时提醒他留心观察小区里人们的活动。在一次习作中,这位学生就以“停电的快乐”为题描写了停电后小区了的场景。原本停电让人们生活不便,但是没想到这个偶然的机会是本来陌生的邻里之间有了一个极好的交流机会;也使每晚埋头写作业的学生得到了放松。学生从他的视角描写了“停电”后的生活,带给读者全新的感受。
由以上例子不难看出,教师准确的把握时机,及时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逐步扩大他们的观察范围,使他们在对生活的观察、感受中加强体验,从而使生活之源化作观察之流,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极好的素材。
二、教会观察方法
观察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我们教育教学的每一天。但从教学实际考虑,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所以,我们必须选择有效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时间,教会学生一些观察方法。比如春天来临时,我们让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变化。有的学生喜欢观察树木、花草的生长。有的学生喜欢观察蚕的生长过程。有的学生喜欢观察春天的风、雨。而这些事物都不是一次、一天就能观察好的。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观察对象,用计观察日记、画图、拍照、采集标本等多种方式记录观察的结果。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把学生分成几个观察小组,定期开展交流活动,让学生交流他们的观察收获。
三、培养观察能力
有了学习的兴趣和习惯,还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真正的观察不仅仅是“看”,更重要的是“想”。真正的观察是伴随着思考进行的。提醒学生带着思考去观察,留心那些他们以前没有观察到或观察不仔细的地方,这样更容易寻找到观察的重点,捕捉到与众不同的信息。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开展学科间的互动、课内外统一、校内外结合的活动,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在他们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的体验活动中,运用学到的方法观察,不断提高观察能力。
让学生扑向生活的“百草园”,从生活中求真、求善、求美。教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人和事,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学会关注、理解他人的感受,学会表现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写作。学生深入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就会发现生活的无穷宝藏,世界的奇妙无比。当他们拿起手中的笔,不拘形式地展现丰富的校园生活,叙述独特的家庭生活,描绘多彩的生活生活,何愁作文无话可写、千篇一律呢?
观察是学生习作的第一步,是实现学生个性化作文的关键。我想,教会学生观察就好比带领他们进入了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给他们一双“慧眼”才能使他们写出一篇篇真实、富有个性的习作。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发现、总结。真心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作文教学能够引导学生以我笔书我心,写出真正具有个性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