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体育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只有建立起了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才能够更好的投入到体育活动之中。本文就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们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关键词:体育活动;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一、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遵守课堂秩序
要想充分提升小学生对于体育课堂的学习兴趣,教师们必须要充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只有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才能够感受体育项目的魅力,进而建立起对于体育项目的兴趣。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他们的心理和身体都处于发展的一个初级阶段,因此,小学生普遍活泼好动,对于一切未知的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尤其喜欢多人参与的游戏,体育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来开展教学,并且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来维持好课堂秩序。例如,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中,经常会出现秩序混乱的状况,虽然教师总是把各种课堂规则反复讲解给学生们,然而一旦解散队伍开始活动,就会出现很多调皮的同学不听话,开始捣乱,不能很好的遵守课堂规则,这不但扰乱了自己的学习,而且打扰了其他同学对体育知识的学习。当练习篮球项目的时候,经常有同学违规抢篮球或者把篮球抱着满场跑,让其他同学去追逐,这种现象破坏了教学质量,而且学生们不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篮球技术,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遵守课堂秩序,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
由于小学生普遍活泼好动,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种特点来开展一些互动性的体育课堂活动,要在调动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导他们遵守纪律,强调课堂纪律的重要性。实际上,井然有序的课堂秩序不但不会降低体育课堂的趣味性,反而会保障学生们的运动安全,并且让他们正视体育这项运动,从而提升体育知识学习兴趣和体育活动参与兴趣。为了做好秩序的维护工作,教师必须要树立自己的威信,对于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应当首先进行言语的教导,如果学生一犯再犯,那么可以让其停止相关的体育活动进行反思,当课堂结束的时候,教师应当对本节课堂进行点评,对于那些表现优秀的学生应当及时给予表扬,对于那些表现不佳的学生,则是应当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争取早日融入到体育活动之中。与此同时,需要适当的激励学生,在活动课堂中形成一种争先恐后的学习氛围,每个学生都想要提升自己的体育技能,从而更加用心地开展体育学习。
二、不断丰富体育课堂开展形式,创新体育活动内容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兴趣,教师就应当做好课堂研究工作,充分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点,从而立足于学生们的实际状况来设置体育教学形式,完善体育教学内容。教师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让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并且保障活动形式的新颖性,从而更好的吸引学生的眼球。在现在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有很多体育教师存在有教学方面的误区,他们往往认为体育课是一门十分简单的课程,不需要进行备课工作,只需要上课的时候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操作就可以了,然而这种想法是非常片面的,体育课程是一门相当正规的课程,只有做好备课工作,才能够让体育课堂沿着既定的路线稳步前进。例如,在讲解乒乓球、篮球和体操等运动项目的时候,教师必须要严格做好教学计划,从而一步步地提升学生们的运动技巧,让他们从一个新手逐渐转变为一个熟练的运动者。
除此之外,有一些体育教师往往放任学生自由活动,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进行运动和玩乐,有一些学生存在随意游荡的行为,他们并没有进行体育运动,仅仅是找一个地方呆了一节课,因此无法提升自己的体育素养,教师应当尽量减少自由活动时间,为学生们讲解一些实用的体育知识,并且更新教育方法,探究一些好玩的体育活动游戏形式,从而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其中,更好地发掘学生的体育潜能,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此同时,教师应当记录学生们的课堂表现,当有学生表现优秀时,应当适时他们,当有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体育游戏活动时,应当积极鼓励他们,及时为他们指点迷津,让他们提升自身的运动技巧,从而更好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实现班级成员的共同成长。
据调查研究显示,学生们最喜欢的课堂就是体育课。通过分析学生们喜欢体育课的原因,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喜欢体育课并不仅仅是因为体育课上可以进行自由活动,而是因为体育老师具有很强的创新性,能够为学生们带来丰富和新颖的体育活动形式,从而满足了学生们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与此同时,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们能够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培养一种良好的默契度,从而让班级氛围更加融洽。因此,教师应当努力让体育活动贴近学生们的生活,符合学生们的兴趣点,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三、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和特点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身体状况,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们的这种客观差异,并且采用“因材施教”战略来开展体育课堂,以一种和蔼可亲的语气与学生进行对话,给学生以足够的关爱,这样学生就能够把老师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对老师们敞开心扉,体育课堂就会更加和谐美好。与此同时,教师应当学会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用平等的眼光对待学生,与学生一起进行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教师还应当注重体育课堂的公平性,不能够忽视任何一位学生,应当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如果体育教师做不到公正对待,那么学生之间会引发严重的矛盾,这对于提高课堂质量是极为不利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探索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和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够打造更加高效的体育课堂。
参考文献
[1] 孙云云. 对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研究[J]. 新课程(小学),2016,(11):99.
[2] 黄志明. 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探讨[J]. 新课程(小学),2016,(02):249.
[3]林媛媛.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 新课程(上),2014,(12):7.
[4] 吕惠枝. 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A]. .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