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行为表现成因及对策

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行为表现成因及对策

作 者:马名璇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创业乡中心校 154000)

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行为表现成因及对策

马名璇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创业乡中心校   154000)

摘   要: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经常面对的一大难题,它对教学质量、课堂纪律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对课堂教学内容、模式和方法予以关注的同时,对课堂教学管理尤其是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明晰课堂问题行为的主要表现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对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正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行为表现;原因;对策

1、引言
课堂问题行为是一个教育心理学的概念,它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的与课堂教学目的不一致,影响自己或干扰他人学习的行为。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是教师在教学中较敏感的一个话题,作为教师,不能简单地回避,而是要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进行成因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或减少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促进课堂教学的良性发展和有序进行。
2、中学生数学课堂不良行为的表现成因分析
(1)教师方面。一是专业水平差。一些教师不注重专业素质的提升,在课堂教学中容易犯较为明显的差错,使学生对教师专业产生质疑,失去对教师的信任,不愿意配合教师组织的课堂活动;二是教学水平低。很多教师还是习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教学手段毫无新意,数学课堂沉闷无趣,激发不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三是教学态度有待改进。针对学生课堂不良行为,很多教师的态度都是简单粗暴,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对立情绪,从而对数学产生厌学心理。
(2)学生方面。一是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初中数学相对于小学数学知识来说,更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很多学生在小学时期基础就没有打好,随着新知识难度的不断加深,他们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二是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足。有的学生由于基础差而引发的各种基本学习能力降低,一些学生对于数学定义、公理、概念的字面意思都无法理解,更不用说数学思维能力,这些都导致他们无法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三是对数学缺乏兴趣。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连贯性,如果学生在某一个环节落后,非常容易导致学习链条的中断,会引发越学不好越不愿意学的恶性循环,使学生对这门学科逐渐失去兴趣,从而在课堂上无法集中精力,更体会不到数学带来的成就感和喜悦感,最终慢慢放弃这门学科的学习。
3、针对中学生数学课堂行为表现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3.1 关注学生的心理,平等地与学生沟通
情感教育可以为以后的数学教学之路铺好第一站,也是学生想学的开端。在任教的几个班级里,有的学生特爱闹,在别的老师眼里纪律涣散,学风不正。对此教师可以找一些契机,比如在课堂外和这些学生打成一片:某同学在数学方面比较薄弱,个性比较偏执,课上思想特别不集中,抽屉里堆满了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喜欢用橡皮泥捏泥人、车子等。教师可以在不经意间说一句:“你还真是捏什么像什么。”及时肯定学生心灵手巧,很具有艺术功底,建议他以后可以考美术学校。这个简单的肯定会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就是他的朋友,处处尊重他。当然应该严厉的时候,也绝不心慈手软。这样,在课堂上,学生也就顺其自然地配合课堂教学了。正因为这些学生注意听讲了,整个课堂上的学习氛围也就更浓了。这样通过师生的和谐交往,牢牢抓住学生在青春期的特点,尊重学生,建立师生间融洽的关系,对学生一视同仁,公正,不过分惩罚学生,多听学生意见,保持一定的幽默、风趣。
3.2 采取激励式阶梯教学法,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
任何一个学生,他的品格、智力与体能状态总是处于相应的层次上。采取鼓励式的教学,分层次地布置作业,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布置较为简单的题目,让他们也能在作业中收获成功的快感,更好地为课堂效率埋好伏笔!正因为这样的40分钟,有着许多层次的学生在上课,所以我们的教案既要体现双基,又要体现中档,还要有开拓性的问题来提高学有潜力的同学的水平。这样才能把他们的心全都抓住!及时地表扬和肯定成绩差的同学的点滴进步,又不能忽略对成绩好的同学的鞭策和鼓励。总之,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因材施教,分层提高,让尖子冒出来,使多数迈大步,让后进生不落伍,从而达到班级整体优化。
3.3 加强课堂练习,力求形式多样
初三学生最后冲刺阶段上得最多的是试卷讲评课,作为教师,最忌讳枯燥乏味的一讲到底。讲练模式相结合,限时训练相结合,及时指出学生错得最多的地方,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及时反馈。所以40分钟还可以分为20+20分钟,前20分钟内做题:综合卷的填空、选择、计算外加一解答题,练双基(当然好的学生完成之后可以做下面的题目)。后20分钟点评、总结及变换。对于双基中最不稳固的内容就要拿出来让学生讨论和交流,联想之前做过的综合卷中类似的题目,以及教会学生以后碰到这类题目要从哪方面着手思考。相应地变换当堂做的题目类型也是重点所在。课堂容量大也是初三学生必须接受的。这样既避免了单调讲评,也把课堂教学与学生兴趣联系了起来,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的有效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3.4 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保持一定的幽默、风趣
很多时候,有的学生正因为听不懂、看不懂,所以才会注意力不集中,才会有消极的一面。针对这样的课堂,教师不应该责备和发火,而应该想法子让这些觉得学习无趣、学有障碍的学困生们动起脑子来。讲个小笑话,来个类比,或是讲讲对于不会做的选择、填空题,在偶尔的时候有着一些怎样的小窍门,或是让他们说说自己解决选择、填空题的技巧。但教师应及时地点评并讲授恰当的方法,这可能是一节课中教学最有效的时刻。而当你在点评相对一些学生来说较为简单的问题时,这些人就显得很不以为然了,因为他们早就懂了,那么不妨找个机会让他们来阐述一下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思路,让他们不仅得到面子,更得到信心,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深地挖掘自身的数学潜力。何乐而不为呢?
4、结语
总之,在素质教育成为最终教学目标的今天,只有对学生在数学课堂的行为表现进行深入探讨、理性分析和科学设防,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本质上发生转变,使他们成为数学课堂的构建者和实践者,让他们从数学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课堂常见问题行为成因分析及其对策[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5年3月.第20卷第1期
[2]程核红.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及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