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方面关键内容。对于高考而言,高中语文又是高考必考科目之一,由历年的高考内容中我们不难看出,高考其实都是围绕着语文的核心素养在考核,由此可见,核心素养的培养对高考的重要性。那么如何让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与高考接轨呢如何在高考的视觉下来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这是本文要探讨的内容。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高考
引言
高中语文的新课标目标设置较传统的教学目标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甚至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对新高考内容也做出了一定的要求,它给人的信号是:不能仅以一次考试和一次考试的分数衡量学生,而是要与过程性评价要挂钩,以引导学生健康和谐地学习和发展。这也与当代高考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目标统一起来。我们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让学生的能力能够更好的适应高考,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就重点阐述了如何站在高考的视觉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紧迫性
1.1是满足高考要求的需要
高考中与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考核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这也就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语言构建与运用”知识的考核。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在高考中的应变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加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势在必行。因此,在当今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考虑在语文课堂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不仅是一个重要问题,更是专家学者正在研究的重要课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2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核心素养能够更好地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它比较稳定,能够极大地适应时代发展,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在课堂上学语文,另一方面,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它和生活密切联系,具有广阔的分布以及前景。因此,我们还要到生活中学语文。生活就是语文,要想快速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我们需要首先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
2、站在高考的视觉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其落实需要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育人体系。具体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
2.1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要想让日常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与高考更加契合,首先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教学课堂,而一个好的教学课堂就要求教师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从传统教学牢笼中走出来,走进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时空里。教师要交课堂归还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帮助学生从核心素养的各方面着手,在语文课堂中,学习语文的语言知识、拓展语文思维、提高语文审美、创新知识运用。
2.2通过阅读,培养语言能力和审美能力
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构建一个高品位的审美能力,而审美在新高考中也是屡见不鲜的话题,像是散文、诗歌的阅读和理解,其中都有涉及到审美能力的考查,再者,审美能力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所以,教师更加应该注重阅读的重要性。具体而言,老师要有效指导学生的语文阅读,掌握阅读方法,通过优秀作品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使学生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
语文教科书、优秀作品中还许多美景,如《荷塘月色》《滕王阁序》,具有令人深思的人物形象如《祝福》中的祥林嫂,美好的感情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引发人进行道德反思的《小狗包弟》等,还有许多朗朗上口,语言优美的诗篇,教师可挖掘利用这些资源,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悟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如此,既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也让学生能够在高考中应变自如。
2.3通过教学评价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要想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教师评价特别重要,会很好的塑造学生的学习行为。提倡探究性学习方式,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评价,突出学生探究性学习成果的独创性,在另一方面,要更多的增加学生学习创新的比重。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喜欢探究性学习,培养起探究学习的兴趣。因此,要在教学评价中增加学生创新比重,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高考的写作中有更独特的思维,更能够胜任高考的要求。
2.4从古诗词中,培养学生文化传承和理解能力
语文教师不仅仅要现代汉语的教学,同时也应该具备传统文化传承的教学内容。2014年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就明确指出:“要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考中的比重,将传统我呢化教育纳入课程实施和教材使用的督导范围,定期开展评估和督导工作。”由此可见,新高考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强古诗词的教学,提高古诗词教学比重,在平常的考试中,给古诗词一些创新的空间,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诠释古诗词的含义,也教会学生从多层次去理解古诗词,去感受古诗词中的情感。透过古诗词的学习,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了语文,也理解了古诗词,理解了古代文化,这就是对文化的传承。
3、总结
总而言之,从高考中,我们不难看出,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要全方位、多形式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加强探索,运用高效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语文,如此才能适应新高考改革的大趋势。
参考文献
[1]尹玲玲.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现状和实施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0.
[2]陈宗彬.人教版新课程初中《语文》课本综合性学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