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

作 者:王晓丽 (黑龙江省安达市老虎岗镇中心学校 151400)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数学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在数学教学中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结合生活实际引入新知。
在新课伊始,教师若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兴趣感,感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比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我安排了这样一段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存在着许多有趣的比吗?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也是1:1,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许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的拳头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假如你是一个警察,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一切,实际上是用这些身体的比组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比例来计算的,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通过利用“人体中有趣的比”的生活现象,引出“比例”的学习,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的参与新知识的探究。由此可见,学生通过借助这些有实际生活背景的问题引入新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新知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为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中来,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了解数学规律,由形象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比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搞清相向而行(或相对而行)、相背而行和同向而行三种类型的题目之间解题规律的联系和区别,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现场表演:以同桌为单位,两人为一组,将相遇问题中的三种情况作演示,表演场地在教室内外自由寻找,过5分钟后集中交流表演情况。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洋溢着笑容。通过这次实际表演,学生对相遇问题三种情况的理解深刻透彻。实践证明,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新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挖掘生活素材巩固新知
数学知识需在逐步巩固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应用。在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进行分层练习或具体实践,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培养和提高。如,我在教学二年级统计时,我在课前准备了奥运会中国队夺奖牌的情况,课上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统计,每组可以选择或者自己设计喜欢的统计方法,以巩固所学的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学生兴趣盎然,出奇的得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金、银、铜三种奖牌分别用黄色、银灰色、橘色来统计;有的则是用不同的图案来表示三种奖牌;有的更加会动脑筋,将几年中的金牌数表示在方格纸上,并用线连起来,得出金牌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这样做,学生感到兴趣十足,感觉到是在游戏活动中解决问题,不仅巩固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同时还使学生的智力得到进一步开发,能力得到自由发挥,也让学生从中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体验。
四、深入现实生活,应用新知
新的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每学到一个新的知识,我就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比如,在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后,我要求学生深入生活,做社会调查,数据收集和整理来了解某家、某企业或某单位日常生活中的用电、用水的平均费用,自己家人、自己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年龄等。在“元、角、分”教学后,我利用数学活动课组织学生开展模拟超市购物活动,师生互当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游戏表演,让他们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在学校组织学生“学雷锋活动月献爱心”活动中,我借此机会,让学生把自己的零钱凑起来,计算出总金额,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了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兑换和简单的加减计算。通过这些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的广泛性,有更多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生产生活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实际生活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从而逐步达到学会数学,会学数学的目的。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生活经验数字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离不开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和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形成自主探索、实践创新的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