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打消孩子们对作文的恐惧感,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扩大他们的素材积累,促使他们用一种积极、主动的情绪,投入到习作中,享受习作的快乐,提高习作的能力呢?我的做法通过小小的便利贴,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愿意写;再次是以身作则,教学生学会写;最后是创设平台,促学生乐于写。
关键词:便利贴;激发兴趣;以身作则;创设平台
三年级小学生作文,刚刚起步阶段,正是个关键的门槛。但进过深入地调查和了解,发现我们班孩子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心理负担大,孩子还没写作文,就从家长、老师、同学那里得到了“作文很难写”这样的意识,这就使得他们对写作产生了胆怯的心理;二是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观察,为此写作的素材就少了许多。三是二年级时孩子们还只需要写几句话,而一到三年级就要以篇章写作入手,缺少了片段的训练,孩子们对整篇文章写作就更难把握了。于是一碰到要写作文,有些学生就啰嗦话一大堆,有些学生更是脱离实际生活,不知所云,更有些学生就从其他的文章中拿来一些内容东拼西凑的。这样的作文遭到的待遇可想而知,长此以往,一提到写作文,孩子们都会面露难色,叫苦不迭,部分学生甚至想逃避写作文,写作的兴趣更是无从谈起。
那么,我该如何打消孩子们对作文的恐惧感,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扩大他们的素材积累,促使他们用一种积极、主动的情绪,投入到习作中,享受习作的快乐,提高习作的能力呢?一张小小的便利贴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发现班中的孩子很喜欢用便利贴来交流和传递消息,我特意看了他们在便利贴上所写的内容,虽然话语不多,但非常生动、有趣。这给我了一个灵感,何不让利用“便利贴”的方便性、趣味性、实效性来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提高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呢!让孩子们在便利贴上把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这样就能促使孩子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积累写作的素材。同时化繁为简,把整篇文章的写作简化为短小的片段的训练,这样就从心底里排除了“作文难”的障碍,减轻了心灵上的压力。而且便利贴也便于我能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及时指导。这可正是一举三得呀!当然想想容易,做做难,该如何操作才能到达到目标呢?我的做法为: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愿意写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的,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能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望,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的追求。因此我特意在圣诞节这一天,以送礼物的形式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一上课,我先特别神秘地告诉大家,“孩子们,今天是圣诞节,老师有一份礼物要送给大家,请看!”接着我拿出47包色彩艳丽,包装精美的便利贴,“呀,是便利贴。”“好漂亮的便利贴呀!” ……看到气氛活跃起来了,我就说:“你们来猜猜,这便利贴能干什么呢?”孩子们踊跃发言,都猜了个八九不离十,于是我就顺势一引,“孩子们,这张贴纸很特别,通过它我可以知道你们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那样我就更加了解你们了,跟你们就更亲密了,而且你们还可以把一些开心的、伤心的、内疚的这种不能跟别人说的心事悄悄地跟我述说,分享,当然这些悄悄话,我保证绝对保密!你们愿意吗?”“愿意!”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大声回答。听到他们的回答,我又说到“为了让我们的心灵相通,这个便利贴,我也会和你们一样把我每天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让你们知道,让你们也来分享老师的喜怒哀乐,怎么样?” 这时,有些孩子还有点不相信,当得到我肯定的回答时,有的孩子竟欢呼起来,趁着这个兴奋劲,我又说到:“这张贴纸是我和大家心灵沟通的桥梁,我们能不能给它取个专属的名字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热情高涨,最后我们确定了“心灵贴纸”作为专属于我们班便利贴作文的名字,同时还制定了撰写“心灵贴纸”的规则:必须坚持每天写,必须内容真实,有哪一天不写或者内容是不真实的,抄来的,就要给班级买一包便利贴纸作为惩罚。课的最后是非常快乐的送礼物——“便利贴”环节,单独孩子们爱不释手的杨在,我的心放下了一大块。
第二天,孩子们上交的心灵贴纸就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有很多学生写了昨天语文课上发生的事:“今天,倪老师送给我们每人一包一份礼物,竟然是便利贴纸,还让我们猜猜是干什么的?我们七嘴八舌地都讨论了起来,……”“‘心灵贴纸’多么好听的名字呀,这可是我们自己取的名字,以后我有什么开心和不开心的事都可以通过它来跟老师倾诉了……”“……哈哈,倪老师也要和我们一起写,真是太好,我也可以看看倪老师每天都在干些什么了!” ……看来效果不错,孩子们都挺喜欢的。
作文来源于生活实践,这不,经过大半个学期的训练,孩子们从刚开始的只能写几句话到现在大部分同学都能写满整整一张,(100字左右)有的甚至要写上三四张,而且也很少会出现那种空、假、啰嗦、重复的话。当然最可喜的是孩子们学会了观察生活,克服了在观察时“熟视无睹”的毛病。孩子们撰写的内容丰富多彩,大到关注世界各地发生的各种事情,小到在路边看到的一朵花,……都用心阐述,娓娓道来,打动人心。每天我就沉浸在孩子们的文章里,时喜时悲,时乐时怒,……
二、以身作则,教学生学会写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之间感情上的融洽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效果。我深知,要想使学生喜欢老师,老师就必须有真诚的投入。这也是我想和孩子们一起撰写“心灵贴纸”的原因之一。
以身作则,做好榜样,你想如果连自己都不热爱的东西,怎么可能要求学生引起兴趣和热爱呢?所以用自己的专业水平让孩子们能每天都看到一份类似于范文的文章,潜移默化之间让学生学会一些写作的方法,这样感染学生、感动学生,使他们也能喜爱上写作,学会写作。
片段训练篇幅小,用时少,易训练,好评价,跟“便利贴”的撰写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我就利用便利贴训练片段的撰写,晚上写,第二天早上上交,上午就能马上反馈,再利用午自修进行指导、点评和展示。一段时间针对作文的一个难点进行训练和提高,从片段开始,加强细节的指导,重点的片段写好了,还担心写不好整篇文章吗?前段时间,为了让学生学会总分段落的写法,我特意在一星期内都撰写总分段落的片段。记得其中有一篇我这样写道:我好幸福呀。这几天颈椎病又犯了,不仅头痛得厉害,而且右手还沉沉的、麻麻的。孩子们看到了,都来向我嘘寒问暖,有的给我拿本子,有的给我倒开水,有的还有模有样地给我来按摩,虽然按摩的功夫很不到位,但看着这一个个围在我身边,这一张张生机勃勃的笑脸,我似乎感觉疼痛少了许多。有了这样的示范,孩子们很快就能学会运用,有学生就写到:我好难过呀。这几天倪老师的颈椎病发作了,看到她忍着病痛还坚持来给我们上课、改作业,我真想自己就是一名医生,能帮她消除病痛,让她不再痛苦,可我还不是,我只能轻轻地对倪老师说:“倪老师,请你歇歇吧!”。当在第二天看到这样的文字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虽然每天坚持写这份“心灵贴纸”很累,有时候也想歇一歇,但看到孩子们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很是欣慰。
更让人感到高兴的是班级中有些优秀学生渐渐地显示出了自己的习作才华,他们身先士卒,也成为了学生们学习的榜样。班中有个叫董祎的学生,在贴纸上写一些有关他和他表妹之间有趣的事,风趣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情节引起了同学们很大的关注,简要摘录几篇:“我刚回到家,就隐隐听到了有人写字的“沙沙”声,原本就好奇的我一时间好奇心大发,蹑手蹑脚地走进房间,却防不胜防地踩到了一个小罐子,摔倒在了一旁。“哈哈哈!”我耳边突然响起了一个人猖狂又幸灾乐祸的大笑声,我抬头一看,发现竟然是那个爱做恶作剧的表妹。怎么办?她要在我们家住一段时间呀!” ……“那些葡萄汁夹杂着表妹得意忘形的笑声溜进了我的耳朵、我的脊背……那滋味难受极了,又冰又粘!呜呼!我说不出话,唯有在心里哭泣!” 于是我就让他以连载的方式出现,吊足了孩子们的胃口,这就使得写的人更有劲头,看得人更有味道。随之而来的是,班中就有几个学生也写起了连载文,而且是一发不可收拾,如徐逸飞写了自己和妈妈之间发生的一些趣事,看得我们捧腹大笑,她妈妈既自豪又羞涩地对我说,“我在看他写的心灵贴纸,把我写得好凶!”但其实孩子写得很真实,有句话我特别有印象“妈妈看到我的成绩,火冒三丈,一手叉着腰,一手指着我,唾沫四溅,就好像大耳朵图图的妈妈似的,连头发都着火了!我吓得直打哆嗦!”唐瑜菲写的是自己跟同桌之间的故事,浓浓的同桌情让人感动……
看到这一篇篇说真话、吐真情,有创意的作文,我下定决心会坚持和孩子们一起写到底的。
三、创设平台,促学生乐于写
对小学生来说,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出来,就意味着作品被同伴、老师认可,从而产生成就感,身心愉悦,树立自信心,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下一次的创作活动中去。所以在开学初我就和班主任商量好在班级的黑板报上开辟一个“心灵驿站”的板块,把我和每个孩子每天写的“心灵贴纸”张贴上去,供孩子们展示、欣赏。学生们看到自己的文章被张贴在了板报上,都很是兴奋。
同时我采用加分的形式,每张“心灵贴纸”加的分值为0、5分、1分、1、5分、2分,然后在每单元考试结束后,统计你在这单元学习期间撰写的“心灵贴纸”所加的分值,那么它将会作为附加分写在你的试卷上。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写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了“我要写”的意愿。当然对于不同的学生,我的要求是不同的,特别是对于一些写作有困难的学生,我会相应地降低要求,当他的文章有进步时,我会毫不吝啬地给他们加上最高的分值,而且还会利用课前5分钟的时间读给大家听一听,让他们一起分享习作的快乐。于是这些学生对写作产生了兴趣,有了信心,渐渐地也就感受到了写作的快乐。
一学期来,我感到学生写得好的文章越来越多,如何创建一个更大的平台让他们能展示一下呢?除了向一些报社积极投稿外,我还有了在班中创办一份报纸的念头,因为向报社投稿的文章刊登出来的总是有限的,而且有些学生的作文虽有进步,但也还没达到能投稿刊登的程度,因为每个孩子的习作程度都存在差异,我们更要关注的是每个孩子特有的能力增长点。于是我经过几天的设计、排版、打印,我们班的孩子拿到了一份自己班级创办的报纸,共四版,内容就是孩子们每天撰写的“心灵贴纸”上的内容。孩子们一拿到它就爱不释手,当看到自己的文章登载在报上的时候,更是激动万分。而当家长拿到这份报纸时,很多家长都不敢相信每天毫不起眼的小小“便利贴”纸竟然让他们孩子的写作水平有了如此大的提高,当然更重要的是不知不觉当中,孩子们已经不再害怕写作文,他们从中还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这可真是大大的惊喜呀!
小小的便利贴,使孩子们放下包袱,轻松上阵,兴趣盎然地用自己的自由之笔,毫无拘束地写自己的自得之见,抒自己的自然之情,表自己的自在之趣。小小的便利贴,更承载着让孩子们爱上作文,写好作文的大梦想。那么如何让孩子们在通往这条梦想的道路更轻松,更便捷,更快乐,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去反思,去经历,去改进,去实践,去用心地行走在语文这方热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