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读者参与公共图书馆管理的思考

读者参与公共图书馆管理的思考

作 者:王 莉 (湖北省图书馆采编部 430071)

摘   要:随着国家对阅读的倡导,纸质阅读逐渐回到了人们的视野,相比于电子图书,图书馆更具有文学的气息。公共图书馆是我国现有的藏书较多,且能为读者提供阅读场地的综合机构,公共图书馆主要还是以服务为目的,虽然适当的会收取一些费用,但这不是主要的收入来源,日常的开销还是需要国家的财政分拨。随着公共图书馆的增多,读者与其的关系就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关于读者参与公共图书管理的问题。
关键词:读者;公共图书馆;管理;思考

公共图书馆主要就是给读者提供可以进行知识学习的地方,近几年,随着图书馆的数量的增多,读者与公共图书馆的关系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公共图书馆变成了为读者服务的人员,读者也从被管理者变成了接受服务的顾客,拥有了更多的权利,在图书馆也更加自由,多了很多选择的机会。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渐渐参与到了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当中,这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大家的认可。
一、读者参与公共图书馆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读者参与公共图书馆的管理看似比较荒诞,但是实际上却是行之有效的。读者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从被管理的人员变成了服务的人员,从顾客变成了额管理人员,虽然身份发生了变化,但是却对图书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读者参与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是图书馆本身发展的需要
公共图书馆是为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营造一定的文化氛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不断的增多,读者也是一样。而原有的图书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必须要转变管理的模式。但是现有的管理人员观念比较守旧,思维模式比较固化,无法对管理模式进行适当的改进。让读者参与到公共图书馆的管理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满足其需求,在不断的创新过程中找到发展的优势,促进公共图书馆的发展。
2.读者参与公共图书管理可能加深读者对图书馆的理解
在发展的过程中,读者与公共图书馆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主要就是相互之间不理解。很多读者对图书馆的管理制度、相关的规定都存在着不满,时间久了,矛盾无法解决,就会堆积,造成矛盾的激化,慢慢就会减少去阅读的次数,降低阅读量。而读者通过自己参与到管理中,就会增加对管理者的理解,对于管理中的问题也能逐渐的解决,增进二者之间的关系。
3.读者参与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可以监督公共图书的服务质量
读者对图书馆的管理质量是最有发言权的一个。读者由于经常在图书馆里阅读,对图书馆的相关工作的质量十分的了解。由读者对公共管理的质量进行监督,能有的提升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图书馆的发展。
二、读者参与管理的途径与形式
1.开展业务培训,让读者熟悉图书馆的管理
为了激发读者的参与热情,让其更好的与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配合。需要对读者进行定期的培训,主要就是了解公共图书馆管理的流程,对相关的工作进行介绍,让读者更加了解图书管理的重要作用,提高读者对公共图书管理的认同感。同时,要加强对其的技术培训,增强专业性。更好的帮助管理人员进行管理。
2.设立工作坊、让读者获得图书馆服务理念
为了加强读者对图书馆的管理意识,更好的为公共图书管理做好做好准备工作,需要设立工作坊、让读者了解图书馆的服务理念。要规定读者的数量,给读者安排适当的工作,明确每个人员的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制,要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对读者进行要求。读者在不断参与的过程中就会发现管理中的问题,并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调节,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管理。
3.摸索多种形式,探索读者参与的途径
现有的读者参与一般都是学生、志愿者、义工等等,愿意参与进来,从读者变成服务人员的数量有限。愿意参与进来的人数大多数也是愿意阅读的人群。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摸索多种形式,让更多的读者参与进来。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建立一个读者委员会,让更多的读者参与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同时给出更多的意见和建议,推进公共图书馆的管理。
三、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的办法
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一切都要按照规章制度执行。不能因为不是正式的管理人员,就比较散漫,这样会影响整体的管理。
1.制定读者参与的工作规范
读者参与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是一种新的形式,在执行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它的重要性,一切与管理有关的工作都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要与专业的人员一起进行制度的规范。同时,对读者的意见要积极采纳,读者的反馈更加有利于加强对工作的管理。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要采用相关的机制,鼓励读者参与到管理中来,对于读者优秀的管理理念,领导人员要进行适当的鼓励,这样才能有效的推进管理的运行。
2.确定读者参与的范围
读者参与图书馆的管理,毕竟是业余的人员,很多专业性的工作,读者是无法参与的,如果强行参与,可能还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所以要根据实际的情况,确立读者参与的范围。读者可以进行参与的工作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是文献的采集整理,公共图书馆里有大量的文献,需要一定的时间按照其种类进行分类管理,之后要摆放在特定的位置上。其次,公共图书馆里需要专业的人员对读者进行服务,很多读者在图书馆一时之间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书籍,这时候就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引导,保证读者在第一时间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节约时间。最后,对于图书馆的管理问题,读者也有权利进行参与,针对图书馆的在管理上的漏洞,读者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正确的要进行采纳。
3.建立稳定的读者参与管理组织
组织成立读者参与委员会,并且要设立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在读者组织中也要设立专门的人员,在不断的参与过程中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形成一个独立特有的人群,这样在管理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与图书馆的人员进行配合。对于参与管理的读者,对其学历也要有一定的规定,要保证读者的整体素质。同时,不能因为有了读者参与管理,其他的管理人员就消极怠工,不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甚至偷懒,读者参与管理是为了保障管理的有效性,提升管理的水平。读者的参与并不能代替专业的管理,很多专业的图书管理工作还是需要专业的人员完成。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图书管理需要与时俱进,要根据读者的实际需要改变管理的方式,只有这样公共图书馆才能持续长久的发展下去。
结语
读者参与公共图书馆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图书的出现,如果不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改进,那么公共图书管理就会面临一定的危机。读者参与管理需要保障在参与的过程中积极与领导人员进行配合,要明确管理的有关规定,针对管理中的问题,要提出中肯的意见与建议。只有这样才能与领导人员一起研究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全新管理模式,让公共图书管理事业持续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张燕青.公共图书馆读者信用管理模式及案例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7,37(3):123-127.
[2]陈忆金,曹树金.城市公共图书馆读者信息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6,36(3):56-64.
[3]吴光龙.公共图书馆读者抱怨投诉管理的分析与策略[J].新世纪图书馆,2016,(4):54-57.
[4]于春明.社会包容理念下美国公共图书馆读者行为规范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10):97-100.
[5]曹雪梅.自主管理、互动发展--图书馆打造读者主导型互动文化平台的实践探索[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4):83-84.
[6]王凯丽.公共图书馆视障读者电脑培训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9):98-10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