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的提出了“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目前的高职教育情况如此糟糕,如何适应由教育部提出英语教学改革目标,调整和完善教学思想,适应英语课程考试新模式,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习英语兴趣,提高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些教育目标,我们要改变英语课程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考核模式
教育部现在推出的英语教学要求已经发布于相关网站上,他要求每个英语职业学校要实现教学基本英语,基本英语学习方法,提高教学条件。这些都集中表现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应该指出,高职院校的英语培训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加强他们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因此注重的是实践教学。由于高职院校学生招收门槛低,素质参差不齐,加上最近几年高中扩招,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呈现逐年变低的趋势。
教育的要求,提出英语教育应当普及于大学和各高职院校。对应于最后学习水平的评估可以在课堂活动中和放学后的记录,自学习档案,在网上学习档案文件,访谈和座谈等形式,观察,评估,并借此为学生综合评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加以适当监督,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最终学业水平评估包括课程考试和能力测试。如何在此背景下促进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和发展,是当前课程考核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一、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考核模式探索与研究的目的
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通过英语课程考核,检查教学过程的效果,通过考核使学生重视英语学科,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
1.客观地评价学生对于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各个方面。
2.通过各种有效的考核,教师可以判断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和差距,改革之后的考核模式,应当能够使学生了解学习中的疏漏并及时加以改正。
3.加强过程性考核,避免形式主义。对于平时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学习积极性,完成作业情况要有大致的掌握,加大平时分所占比例,力求客观评价学生。
专业教育人员组建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职业学校能够满足培养目标,成功找到工作的要求,必须由评审队伍进行评估,可见评价模型是非常重要的。
二、英语专业院校的评估模式的现状
要看到,不仅是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的学习能力,英语课程期中考试和同学评价,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高职院校对于英语课程的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因此考试也跟着以理论考试为主,只注重听、说、读、写中的“听”和“写”两项。考试形式较为单一,考试的范围也十分狭窄,严重制约了学生独立思考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这种考核方式之下,学生临近考试便会死记硬背,造成学生掌握知识片面、狭窄,大大降低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直至英语课程结束,考试通过后,还是不能将学习的内容运用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当中去。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成绩的评定仍然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公平性,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消极影响。
在英语课程结束后,很多教师为了照顾学生的要求,会划定考试的范围,更有甚者,会直接把考核的内容告诉学生。这样做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认为,仅靠考前复习教师划定的重点,通过考前突击,临时抱佛脚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绩。还有部分学生妄图依靠“小抄”和先进的电子设备蒙混过关。
还有的任课教师在批阅试卷的过程中,片面追求优秀率,降低自己的阅卷标准,对于答题不正确,但答题内容多的题目会给学生加上“态度分”。如此这般,就会给学生造成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假象,让学生觉得自己不努力学习,也仍然可以拿高分,通过考试。此外,教师这种乱打分的鲜香,对于努力学习的学生来说,无法对他们在学习上的优势作出有效的评估,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对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的几点建议
1.变革听力考核方式
在英语学习中,我们专注于四项基本技能的“听”,“说”,“读”和“写。 在四个技能中,”听“到的第一个技能,展示听到异常的重要性。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掌握一门外语,他们需要尽快提高自己的听力技巧。只听到正确阅读才能真正提高听力水平。首先是语言的声音,言语反映的交际功能。据统计,人们在语言交流的听说读写所用时间为45%,30%,16%,9%。因此,为了学一门外语,不仅要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更要注重听力和口语。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因为有语调,节奏,重音和其他通讯手段,双方更好地相互交流思想。学习语言的交流目的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与人打交道本来就是语言的目的。口语和听力技能方法,直接关系到我们流利交流水平的提高,基于这两个因素,让听力测试成为英语考核的重点也就可想而知了。要认真准备考试的内容,确保他能够正确把握学生目前英语学习状况,试图反映考生的最大限度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并迫使学生用适当的方法来学习必要的表达技巧。在学习和考试反复,创造以学与测良好师生气氛。听力作为测试可以是短对话,长对话,新闻等的不同题材。
2.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
在考试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综合考察,以此来评估学习标准课程的学生成绩。其中,中期试验结果往往可以通过标记,作为影响最终成绩的指标之一。一般比较正常会占最终成绩的30-40%,而期末考试成绩占60-70%。对于一些长期的的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的质量在总体上代表最终成绩的20%到30%。因此,要保证对于绝大多数考生,只通过期末考试无法实现及格要求,要通过平时学习和实验实际操作等综合评估,才能在最终成绩中得到比较满意效果。作为最终成绩的一部分,结果通常包括出勤率和作业质量,也包括课堂表现和实验操作等。
教师应根据学生上课出勤,如在课堂问答环节提问的问题或完成情况评价,或者在一些实验研究的过程中进行再一次评价。这种平时成绩的比重大约占到20%~30%左右为宜。英语课程有其独特性,平时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等练习口语。
3.过程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
评估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质量评估的总结性评价的方法要进行提前规划。通过课堂学习记录,网络自我学习记录和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包括各种书面工作)每学期,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学评议,也可以计入最终考试评分内容。终结性评估主要建议单独学校的期末考试,笔试和口试分成,采取书面考试前要通过口试。和上面进行综合评价的所有结果将决定学生是否能得到该门课程的学分。。
总结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内容改革发展的新教学模式应当如上所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传统的英语专业项目评估方法,无法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当前需求。因此,需要对英语评价方法进行课程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考试制度完善,以培养一批适应现代化生产优质合格的技术人员,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玉涛,姚七栋,闫娜.高职院校实践技能课程教学与考核方法改革初探[J].民营科技,2014,9:247-248.
[2]谈炳发,崔世海.普通高校专业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19:76-77.
[3]张梅荣.浅谈高职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4,2(5):76-79.
[4]阮予明,傅勇清,黄庆专.高职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方法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35:31-35.
[5]李锐,杨佩,在班容量缩小背景下对专升本院校学生表现评价标准的探讨——以平时成绩为例[J].才智,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