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信息化日新月异的今天,网络德育成为了学校或班级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班级显示了其较强的宣传性、教育性和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家长参与自主班级管理的兴趣。网络班级是师生温馨的家园,网络班级是师生展示个性的舞台,网络班级是师生成长的摇篮,网络班级是师生交流的平台……本文就如何在网络班级里开展班级自主管理展开论述。
关键词:网络班级;板块;论坛;网络成长档案袋;多元
引言
这天下班后,我照常打开我们班的网络三人行班级“阳光·自信·502”,一条小纸条映入眼帘:“老师,我想你提醒一下小峰,因为他总是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欺负坐在后面的小琪。他表面上很乖,实际上他总欺负弱小的女生……”我看后吃了一惊,一向在我面前总是好学生的峰真的是这样一个“双面人”吗?向我反映峰的情况的是一个很乖巧、很安静的女孩儿,平时连大声说话的时候都很少,很难想像她能鼓起勇气指出班中的不良现象。于是,第二天我在做足准备的情况下跟峰好好地聊天,指出他身上的坏毛病。在情恳意切的聊天后,峰明白了自己的错误……这只是孩子们利用网络班级参加班级管理的一个片段,孩子们常常在网络班级跟我交流自己的喜怒哀乐。我在网络中为学生的畅所欲言而喝彩,对学生不正确的想法加以劝导,孩子们在开放、动态的网络环境中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正逐步形成,我享受着为人师带来的喜悦。
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们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全取决于人们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爱因斯坦
现在不少老师和家长谈“网”色变,认为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的消极影响实在太大了。所以,网络德育成为了学校或班级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数字化时代的今天,网络班级成为了一种最直接沟通与交流的手段,它们正在为学生的生活增添着美丽、和谐的色彩。网络,让班级自主管理更精彩!如何通过营造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班级氛围,开展具有信息时代特色的班主任工作,来提升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的水平和效果,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成为我们德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在网络班级里开展班级自主管理做以下论述。
一、完善网络班级板块,进取心在温馨向上的氛围中形成
班级论坛是一个新颖、互动的交流平台,它可以建立完善而极具吸引力的班级论坛版块,为班级管理提供一个虚拟的网络化环境,实现班级管理网络化,这个虚拟化的班级新舞台深受孩子们的喜爱。网络班级的建立大大促进了老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家校沟通”,引领学校、班级进入网络管理的新时代,引导学生在网络时代中健康成长。
本人参加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首次接触到网络“三人行”,它采用的是实名制注册,学生、家长、老师可以通过网站的日志、相册、礼物等来交朋友,提出遇到的问题,由专家来解答。作为老师,我们在这个网站中创建自己的网络班级,不但可以实现即时的信息发布与共享,而且还可以向家长和学生传递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分担家长的疑虑和担忧;不但可以在线解答孩子们的疑难杂症,还可以在个人空间里用日志记录工作的足迹,与其他老师一起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
最近班里举行了哪些活动?孩子们在学校的表现怎样呢?打开“班级相册”,就可以看到孩子们的一颦一笑,让家长可以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历程。“礼物”栏目把学生、家长、老师的心拉得更近了。网络班级为我们提供了家校联系本、班级小明星、小纸条、班级相册、百宝箱等稳定而强大的功能,既好看、好用又方便,让我们在参与中拥有一份额外的收获,一份意外的惊喜。网络班级里这些功能栏目的设计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兴趣爱好,能让老师围绕学科教学和思想道德教育给学生提供大量适合他们浏览的内容,通过创建积极的网络班级文化来抵制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激励学生朝着美好的理想向上进取。
二、丰富论坛热点栏目,参与度在广阔的空间中提升
我们在规划班级论坛时,要尽可能做到栏目设计科学、名称新颖、内容丰富,既要体现学科教学、思想教育、班级管理的内在要求,又要生动活泼,不乏时代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为此,我设计了本班的班级论坛栏目除了默认的班级论坛、班级大事记外,我另外划分大作出炉、影视欣赏、家校桥梁、网上课堂、榜上有名和我看班管这六个栏目。
“大作出炉”让学生随时自由发表自己的作文。利用网络发表作文,不必经过版主的审定、筛选、淘汰,无论什么观点、什么风格的文章都可以自由交流,使学生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给孩子们充分提供了展现才华的舞台。学生通过网上发表作文,就能拥有了无数的读者,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努力进行语言积累,掌握写作方法,认真写好每一篇文章,争取自己的文章能得到别人的认同。如图所示:
“家校桥梁”是家长了解班级管理工作和学生学习状况的最便捷途径,大大促进了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在这儿,我们可以通过论坛召开非实时的家长座谈会等,与家长交换意见,并同时得到学生的校外表现等信息。如,在探讨看课外书的问题上,我发表了一篇《爱读书的孩子更聪明》的给家长的一封信,班上小锐的妈妈看后,立刻发表自己的看法,她说:“很多不让孩子看书的家长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懂道理,无理取闹。殊不知孩子不看书怎会懂的道理。不让孩子看书的父母还抱怨自己的孩子成绩差,殊不知不让孩子看书,孩子的脑子里一片混沌,考好成绩自然是没辙了。”“家校桥梁”不仅有助于得到家长对学生管理工作的积极配合,也解决了班主任进行传统家访的时间矛盾,可以随时在线家访……
为了满足学生参与班级自主管理的愿望,我创设了“我看班管”栏目,让孩子们将自己对班级的看法发布在该栏目中,这种做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让孩子和班级融为一体,成为推动班级自主管理的内驱力。除了采取传统讨论会、演讲稿等形式外,还可以开展实时的网络班会,根据学生身边的一些热点、困惑的问题展开讨论,网络讨论可以是老师主持、学生主持、师生共同主持或邀请家长嘉宾主持。这样实时的讨论,在有限的时间里让更多的学生畅所欲言,大大提高了班会的效率。这种网络讨论式主题班会还可以让学生在课余的时间参与讨论,这种方式没有时间地点限制,交流起来就更方便了。
以网络为媒介的班级论坛交流消除了学生的压力,让胆小、内向或害羞的学生也乐于参与网上讨论与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班级论坛作为师生交流的新纽带,其优越性是传统班级管理无法比拟的,丰富的论坛热点栏目,学生的参与度在广阔的空间中得到提升。
三、人文的网络成长档案袋,个性在宽松的平台中张扬
过往的评价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这种忽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式是滞后的,我们要着眼于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要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对价值规律多样化的需求。成长档案袋这种崭新的评价方式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平台,提供了一处个性张扬的舞台。成长档案袋让我们教育者关注到孩子的发展、进步、关注其过程,而不单单只是结果。但传统的成长资料袋存放不方便,由于内容多,查阅起来比较麻烦。数字化成长档案袋就解决的这些问题,孩子随时可以上存资料的图片,包括自己各科的作业本、获得的奖励、各种学习材料……在成长的过程中,你会惊喜地发现,学生们在充满个性的舞台中在慢慢长大,他们更自信了,更谦虚了,更加善于动脑了……
开展了《叶问故里咏春情》的主题队会,我让学生自主选择“我最××的作品”放入数字化成长资料袋。有的学生上交了一幅最好的作品,增强了成就感,树立了自信心,保持了旺盛的求知欲与浓厚的学习兴趣。有的学生把自己在活动中不好的表现记录了下来,并附上一份反思,意义深远而重大。
不少同学在网络班会中自行自我推荐,开发了不少的民主岗位,把电灯、门窗、图书角……每个角落都实行自主管理,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真正实现人人是主人,班级事事有人做。不少同学在数字化成长资料袋里写下了自己的心路历程。“时间像风掠过一样飞快,我依然担任着班长。我不断的管理违反纪律的同学,与此同时,我也得到了锻炼。我的胆量就像我心里的一颗种子,在浇水施肥后,渐渐地成长起来。”……当若干年后,孩子们再来看看当年一句句发自内心的话语,这种感悟一定会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前行。
四、多元的网络评价,成长在和谐的氛围中前行
“德育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提高德育工作的效力,指导学生的品德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因此,德育评价应该是动态的,更是一种发展性的评定。评价可以是父母、老师、同学对自己的评价,也可以是自我的评价内容。如,我会让孩子们自己主持班会,在活动后我会引导他们评价:学生针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我的想法最有趣”,“我的想法最有创意”,“我要向××同学学习,他经常能有金点子。”小组之间也进行了综合评价,评出“最团结的小组”,“最能干的小组”。最后由我颁发荣誉证书,学生郑重地接过证书,满怀喜悦地与同伴分享完毕后把这些图片放进数字化档案袋。这样评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小组合作、交流的特点,培养了学生与人交往、与人共处的能力。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孩子们的成长历程进行评价,能够得到及时、全面、客观、公正、真实、高效的评价。通过网络的日常对话,对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沟通能力等方面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弥补了学校过程性评价的不足。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透明度高,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家都可以看到,互相间又能有所启发,能取长补短;都能正视自己,更能心悦诚服地接受。
我还及时在网上对每个学生的评价进行点评,结合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为学生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建议。这样的评价方式更具有针对性、方向性、激励性。通过网络留言板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收获,了解学生“内化”情况,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网络留言板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表见解的平台,又让生与生、师与生之间多了一处交流的空间。
网络班级里记录着孩子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句句真心的话语,一个个成长的足迹,让我们感受到网络班级为班级管理带来了勃勃生机。网络班级的开通,显示了其较强的宣传性、教育性和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家长参与自主班级管理的兴趣。当信息技术与人的智慧结合起来时发挥的威力是无穷的,网络班级是师生温馨的家园,网络班级是师生展示个性的舞台,网络班级是师生成长的摇篮,网络班级是师生交流的平台……当信息技术与班级自主管理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时,形成了强大的班级凝聚力,将谱写班级自主管理实践更美丽的篇章。
参考文献
①《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何克抗 李克东
②《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丰富班级建设内涵》 崔志平 《新课程教研》2010年6月
③《网络班级操作方法》http://www.17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