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少年强则中国强。研究认为,体育应从儿童开始;把“分享运动”的人文价值观作为我国青少儿体育发展的理论导向,使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与课外、校外、假期、家庭、社区体育活动衔接,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公共服务体系,才能保障广大青少儿成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最受益的对象,使体质健康水平可持续提高。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阳光体育”活动属于学校体育,是学生体育权利实现的有效举措。阳光体育运动的兴起与开展正契合该结论,对学生的体育理念的正确树立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学生;体育理念;影响
阳光体育运动是由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为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而启动的全国亿万学生每天能够锻炼一小时的大型活动。本文从“阳光体育运动”出发,探究其对学生体育理论的影响,以便为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有效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1、 “阳光体育”理念的核心价值
“阳光体育运动”旨在学校形成浓郁的、全员参与的体育锻炼氛围,在全国亿万学生中掀起了群众性的体育锻炼热潮,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阳光体育”的性质就是教育,它是我国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理念的延伸和扩展。它不仅对减少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有积极作用,而且对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促进效能。从学校体育的角度来说,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贯彻“阳光体育”的理念是维护学生体育权利的必然选择。首先,“阳光体育”属于学校体育,学校必须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这是实现学生接受体育教育权利的正确选择。其次,“阳光体育”有利于减少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能够更好的维护学生的体育人身权。因此,学校体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贯彻“阳光体育”的理念,让学生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参加体育锻炼,使他们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让他们在学校生活得更安全、更阳光。
2、 “阳光体育运动”对学生体育理念的影响
2.1 有助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创新精神
当今社会,“优胜劣汰”是生存的第一法则。体育竞赛、体育考试,其竞争意识与市场竞争、人才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是相似的。体育竞赛、体育考试要战胜对方,赢得胜利,就必须在体能、技术、战术、心理素质等方面超过对方,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平时的体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加大训练难度、强度,不断提高学生的技术、战术水平,科学训练,合理利用场地器材,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和创新精神。现在,科技的发展已把竞技体育的强烈竞争提到了新的高度,反过来,竞技体育又促进了高科技的发展。因循守旧、唯唯诺诺、不敢领先的人是成不了大气的,只有争强好胜,永远不服输的人才是勇敢者,“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战士”。
2.2 有助培养学生树立吃苦耐劳、超越自我的意识
阳光体育运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风采,使得学生的运动天赋得到充分发挥,培养他们开朗、大方、欢快、刚强的性格。要提高健康水平,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取得体育运动的好成绩,就要战胜对手,加大训练的难度、强度,百炼不厌,吃苦头,绝无其他捷径可走。只有苦练,百折不挠,战胜自我,克服自身惰性,才能成为体育合格人才。这些吃苦的经历在今后的工作、生活及人生旅途中,让学生即使遇到其他艰难困苦也会知难而进。尤其针对素质较差、不喜爱运动的学生,教师不必急于求成,操之过急只能适得其反,可以先让他们完成一些简单的动作,帮他们树立信心,循序渐进,加大运动量,提高动作的难度,让他们苦后有乐,只有这样,学生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意志、毅力才能逐渐磨炼出来,体育成绩上去了,学生的拼劲也就养成了。
2.3 有助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控意识
体育锻炼、体育考试与其他活动一样,可以自我表现、自我教育。优美的形体,健康的体魄,刚毅的性格,这是人们努力要达到的。所有的体育活动项目,都可以使人“强筋骨,增意志,调情感”。体育教学有它独特的规律,学生在学习中边学、边练、边思考,出了力,流了汗,也受到了一次品德教育。参加竞赛就要遵守规则,就要尊重对方、尊重观众、服从裁判,团结协作才能取得好成绩,这些都可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与意识。
体育运动是“体育锻炼→疲劳→恢复→锻炼”的过程,周而复始。体力,运动技术、战术得到巩固、提高,健康得到增强,这是良性循环。锻炼有一个合理的运动量和强度,没有一定的刺激,就达不到增强体质的作用,超过这个界线,违背运动规律,则有损健康。阳光体育运动则遵循这一规律,教师通过体育理论知识的讲授、辅导,授予学生运动生理、心理、运动医学、保健等有关知识,观察自己的身高、体重脉搏变化,记录自我感觉,写锻炼笔记。同时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放松技能,运动创伤处理与自身放松的方法;合理膳食,严格作息时间,适时调整运动量和强度,学会调整、控制运动量与运动强度,对自己的运动锻炼进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进而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控制意识。
3、结语
“阳光体育运动”,旨在号召广大学生来到操场上、走到阳光下、融入大自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满足身体和精神的高品质的生活需求。在传统的严谨治学的学术氛围中注入动感的、青春的活力,使广大青年学生在认真汲取科学知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同时,充分锻炼体魄、提高身体素质。“阳光体育运动”以“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校园内广泛推行“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带来健康”的生活理念,将学生们适当的从繁重的课业中解脱出来,大力号召广大学子积极加入体育锻炼,对学生的体育理念甚至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毛振明,赖天德.体育学习与评价要有一个统一标准[J].中国学校体育,2007(8):22-25.
[3] 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