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最佳形式与内容,不仅具有德智体美劳和素质教育的多种功能,还具有素质教育的创造教育功能,这是其他艺术教育无可替代的。如果说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创新,那么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教育,而舞蹈教育和美育正好与它们不谋而合。今年的“两会”舞蹈界的代表委员们共议把舞蹈美育推向各级各类学校的美育课堂和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去。
关键词:舞蹈艺术;美育教育;舞蹈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在“两会”上提出:“美育和舞蹈具有紧密的关系。美育从本质上讲是心灵的教育,是审美价值的培养。在德智体美劳素质教育中,‘美’已经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真正能够把心灵美和身体美合二为一进行艺术传递的,只有舞蹈是最有力量的。”下面我就“两会”舞蹈界的代表委员们提出的舞蹈在中小学美育中的重要性,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舞蹈教育对美感的培养
在我们学习舞蹈的最初阶段,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改变自然体态。自然体态是不良的身体形态,如扣胸、弓背、内八字等。改变自然体态就是通过舞蹈训练中的站立、基本手位、脚位的练习或以一个良好的身姿,通过地面、把杆中间部分的练习,使四肢匀称,身体动作协调,使自然形体动作规范化。
孟子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儒家认为人的内在精神状况是通过外部的形体表现出来,强健的身体、优美的动作,更能影响人的心灵世界。
早在奴隶社会,舞蹈在健美肢体、陶冶情操方面的功能就被人们有意识地运用,产生了最早的舞蹈教育。古希腊人通过舞蹈训练人的力量,健美人的肢体。先秦时代孔子等哲人看到了舞蹈能克服轻浮散漫,端庄人的仪态的功能,他们主张通过舞蹈来陶冶性情,修饰行为举止,培养内在品格和外在形体统一和谐的完美人品。而近代的欧美等发达国家,舞蹈教育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交际舞的学习,教会年轻人踏实走上社会的礼节和仪表;二是通过芭蕾的学习训练人挺拔、秀美的肢体和高雅的气质。
二、舞蹈教育提高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舞蹈是一种视觉艺术,它用演员的体态、造型、线条、感情、眼神来塑造具体形象,随着动作的伸延、跳跃、展开、摇摆、纵空、伏地、旋转、静止,使身体上下高低配合,在一定空间做各种姿态,使人们在灵巧的躯体的艺术展现上,感受美的熏陶,在情感上得到满足,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比如傣族舞蹈雀之灵,它模仿孔雀的行走,头部的闪动,惊艳的开屏,典型的捕捉了孔雀的动作特性,比实际生活中的孔雀更美,这就是舞蹈艺术带来的艺术美的享受。而舞蹈黄河魂、小溪、江河、大海等都准确捕捉了大自然景物的典型特征,又以精巧的艺术手法进行艺术再创造,比大自然的形态更美,使人们激起无限深情,这就是艺术观赏带给人们的无限魅力。而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更是艺术宝库中的一块瑰宝,以五大民族为例,东北秧歌,蒙族、藏族、维族、鲜族的舞蹈都有自己的民族特点,如蒙族舞蹈中的沉稳、豪放,东北秧歌的火暴、诙谐,藏族舞蹈中弦子的优美、流畅……而这些特点是由它们的生活地域、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等因素决定的。跳蒙族舞蹈时会想起辽阔的草原、成群的牛羊,跳藏族舞时会想到圣洁的雪莲、美丽的女神。这些会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正确地区分美与丑。
三、舞蹈教育的德育功能
这里说的德育主要是指人格教育和情感教育,这仍是从《教育心理学》和《美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的。首先,舞蹈能促进人格的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感特征和理智特征的形成与发展。舞蹈艺术乃至一切艺术的终极目标都应追求高尚的人格形象、高雅的生活情操和完美的精神世界。真、善、美永远都是艺术的精髓。这种艺术的本性要求艺术家必须追求人格的高度发展和情操的高度完善。这些都与舞蹈的品德教育具有密切关系。
马斯洛个人发展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要层次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保障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求知与理解需要、审美需要。他已把人的审美需要看成是人格的最高价值和最高追求。他说:“人需要美正如人的饮食需要钙一样,美有助于人变得更健康”。在我看来,马斯洛的这一见解,对我们的人格教育、德育、素质教育、艺术教育和美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四、舞蹈教育是美育教育的必要手段
舞蹈者伴随着音乐节奏,抬手、举足、跳跃、旋转、肌肉、胫健紧张、松弛,各关节曲、直、旋拧,这一切都刺激着动觉、平衡觉、听觉等人体感受器,由此产生的神经冲动反映到大脑,大脑又依靠多种分析器共同参与作用,直接由动作知觉引起美感意识。尤其当人体律动与音乐、动作形式真正吻合时,不光给人带来精神上的美感,还伴有生理上的快感,这是灵与肉的结合,可使身心共同处于极度兴奋中,得到一种高涨的审美快感和无法言喻的幸福感。我国有95%以上的人在幼儿园以后就与舞蹈绝缘,所以人们的舞蹈鉴赏能力不强,我们民族在形体仪态上缺乏修养,性格拘谨,动作不够协调。虽然在当今社会中,各类舞蹈学习班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一些家长们希望孩子全面发展,已开始注重对孩子进行舞蹈艺术的培养和熏陶,而广场上也出现了翩翩起舞各类人群。但是不懂舞蹈,不会欣赏舞蹈的人依然比比皆是。据说,中国留学生在学术上不比外国人差,而在舞蹈上却落后于先进国家的青年。
我国老一辈舞蹈家郭明达先生说:舞蹈活动可强身健体、纠正姿态、调理肌肉,使动作准确。在心理方面,舞蹈对适应团体活动,接受领导,遵守纪律有帮助,对个人言行举止,表情达意有益处。我们舞蹈教育工作者应在普及舞蹈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增强美育修养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让更多人了解舞蹈的魅力。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舞蹈教育在美育教育中发挥更大的功效。
参考文献
[1]冯双白、《舞蹈》、舞蹈杂志社、2017年04月
[2]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04月
[3]金秋、《舞蹈欣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