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程改革犹如疾风暴雨铺天盖地而来,这一场针对基础教育的划时代变革,不可避免地也影响到了幼儿教育。以至于有的幼儿园或者一部分幼儿教师,功利式地将新课改的理念、方式、手段、措施引入幼儿教育,还冠以“学前课改”的美名。毋庸置疑,与时俱进是每一个教育阶段共有的时代特征。幼儿教育要发展,改革必不可少,也势在必行。然而,无论如何变革也不能脱离特定的教育阶段固有的规律特质,不能脱离受教者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幼儿教育尤其如此。鉴于此,笔者认为幼儿教育须回归”儿童化”。
关键词:幼儿教育;儿童化
1、幼儿课堂教学必须坚持“儿童意识”
幼儿课程或多或少要受小学课程设置的影响,这种先天性基因式的因素反映在课堂教学上,呈现出幼儿课堂小学化的倾向。导致这种倾向的产生既有幼儿教师急于求成的因素,也有家长在“早慧教育”“超前教育”理念指引下,片面要求尚处于幼年的儿女成才的迫切心里驱动。家园互动遂使得“幼儿阶段,小学要求”或者“幼儿教育小学化”成为幼儿教育的一种畸形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指引下,知识和技能训练和考察俨然幼儿课堂的重点亮点。短期内,无论家长、教师,看到孩子们能顺利落实课堂教学目标,自己设计的内容得以理想化落地,似乎这就是高效优质的“早慧教育”“早期教育”,为将来孩子进入小学提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殊不知,儿童的生理、心离、认知、接受力皆未达到小学学生应有的高度,急于求成、揠苗助长的做法有悖于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扼杀和抑制了儿童的天性,加重了儿童不必要的课业学业负担,给儿童的身体发育、心理健康带来无可挽回的消极影响。活泼、好动、好玩、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幼儿教师的课堂设计应以“玩、乐、趣、活、短、变”为原则,选取幼儿喜闻乐见的生活题材,糅合教材内容,切分成一组组活动式目标,把课堂划分为有机连贯的不同阶段,一小截,一小截,一小段,一小段解决,须知,活动即儿童有兴趣地有激情地参与,始终是课堂的主旋律和主线条。知识不是没有而是少一点,技能也不是全然不需要而是点点滴滴的渗透、养成。实物展示、画面再现、形象图画、音频视频,特别是儿童的亲历亲为应该是课堂最靓丽的风景线。
2、幼儿户外活动必须坚持“儿童特征”
户外活动是幼儿活动的主题方式和主体样式。是幼儿课堂教育的有益延伸和有效补充。是幼儿教育的生活化、生态化、本真化。户外活动对于幼儿教师而言不啻于一大难题:放任不管不对,捆住手脚不行,全程跟踪监管不现实,手把手不可能。怎么办?户外有阳光,有绿草,有鲜花,有鸟鸣,有白云,有蓝天,更有属于儿童自己的一方天地。教师要摈弃“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唯恐儿童活动出现意外和差错的心理,带着儿童走向自然,走向本真,走向生活的本来;教师要摈弃“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放任自流念头,不能把幼儿园大门一关,放任儿童在校园任意恣意进行不加任何引导和管束的活动。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分阶段开展“趣味式”“特长式”“生态式”“感恩式”“健美式”“娱乐式”“采摘式”“种植式”“比赛式”活动,确保每次活动有主题,有目标,有监管,有评价。活动既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也可以以专题和主题为单元组织;可以是大型的,也可以是小型的;可以是综合型的,也可以是单一型的。总之,内容要丰富,主题要积极,活动要多彩。为避免教师过度疲劳,可实行课外活动教师值日制,推出“幼儿户外活动值日工作流程”。在特定的活动中,如亲子活动、感恩活动,可邀请家长全程参与。家长的陪伴,也是户外活动的别样景观。当然,吸收部分有热情有鉴赏力的家长参与户外活动效果的评价监督亦无不可。
3、幼儿班级管理必须坚持“儿童本位”
“儿童本位”具体是指以儿童为主,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和主人地位。要求教师蹲下身子和儿童一起看世界,用儿童的眼光、儿童的心理观察、体验、感知、思考问题。这也就是时下最流行的教育术语“以人为本”。幼儿班级管理的要诀在于把儿童当作班级的主人,放手发动儿童投身班级管理,教师要边扶边放,边放边扶,半扶半放,扶中有放,放中有扶,引导小班长、小班委制定大体的规划、措施。以此先期开展班级管理。要学会发动班级成员亦即儿童的管班积极性,就班级管理问题、积极咨询儿童的意见建议。汇集儿童的好的意见上升为班级集体管理理念和管理意志。定期组织儿童对自己定出的规则、措施进行反馈式测评。敦促儿童熟练掌握自己制定的规则、办法。以期为将来儿童自己管班大侠制度基础和心理基础 和群众基础。试行一段时间后,可进行小班长、小班委公开选举和竞聘。各组组长也可仿照此法推行公选制。一个公平的大家认可的班子建起来后,再推行大家定出的班级公约管理大家,实现初步的“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可尝试推行“小班长、小班委轮流值日制、定期竞聘制”“我来当当小班长”“我来管管我们班”。生活习惯、生活细节应该是班级管理的着力点,要重于过程、恒于细节、着眼习惯。可尝试“我来当我的家长”“我来当一日生活管理员”活动。此外,亲子活动、感恩互动其实也可充分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儿童意识”“儿童特征”“儿童本位”是幼儿教育不可逾越的特定阶段和不可违背的特定规律。幼儿教育是不是、能不能科学、有序、和谐发展,要以“三个有利于”为准则来评判,即是否有利于“儿童意识”的彰显,是否有利于“儿童特征”的发挥,是否有利于“儿童本位”的尊重,只要我们秉持“儿童意识”“儿童特征”“儿童本位”原则,幼儿教育就一定能走出现代化、原生态、优质化的新天地。
作者简介
靳慧霞,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87年06月, 籍贯: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青羊镇,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职称:中小学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