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受传统应试教育下落后教学观念的影响较大,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教师辛苦,学生痛苦。素质教育下,我们必须为小学生减负增效,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分析了传统低效课堂的弊端,从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优化教学过程两方面提出了创建高效数学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建;高效课堂
导言
无数的教学实践充分表明,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和探究兴趣,真正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才能让小学生真正受益,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是学生愿学的课堂,是教师有效引导的课堂,是师生双赢的课堂。但是小学较多的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是教师讲授知识的主阵地,教师很少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结果就是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无味,导致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低效局面得不到根本的改善。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师要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多管齐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传统的低效小学数学课堂存在的弊端
低效课堂下,教学模式具有陈旧、单一化的特征,教师对小学生实施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延长课堂教学时间、题海战术等多种方式妄图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但其结果却是教师教的劳累,学生学得辛苦,课堂教学却陷入高耗能低收效的怪圈当中。低效课堂下的教学活动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成了教师唱独角戏的场所,学生反而成了课堂学习的配角。教师强制性的灌输给小学生所谓标准答案,学生却不知道如何去学习,遇到类似的题还是一筹莫展,学习效率很差。低效课堂下,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缺乏实效性,只追求表面上的热闹,却忽略了对小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的训练,不能真正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低效课堂下,教师用没有差异性的教学内容去教有很大个体差异的不同,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往往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却吃不下局面的出现。
二、如何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创建高效课堂,教师要在教学当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他们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提高小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首先,教师要提高单位时间内小学生的学习质量,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当中有所收获,第三,教师要让小学生感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创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既要求教师教得好,又要求小学生学得会、学得好。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创建高效课堂,教师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是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对小学数学教学所要达到的结果作出的分年级的一种预先规定。创建高效课堂,教师首先要制定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首先要具有难易适中的特点,目标的准确定位和投篮是一样的,如果篮球筐设置的太高了,小学生的能力有限,他们无论怎么努力也不能投进去球,久而久之就会丧失了达到目标的信心,而如果篮筐设置的太低了,学生轻而易举的就可以达到目标,他们就低估了教学内容的难度,也会对缺乏挑战性的目标达成缺乏成功的自豪感。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置的时候,要兼顾优、良、差三个层次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设置的目标也要有差异性,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创建高效课堂,教师要优化自己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最优化”这一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师要全面考虑影响到教学的所有因素,使自己的教学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优的作用。教师要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教师可以用引人入胜的课前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建高效课堂,教师首先要在课堂开始阶段设置引人入胜的课前导入,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阶段讲和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小故事,或者运用图片、多媒体课件等使学生对本节课教学内容获得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
2.教师可以设置提纲引导小学生自主学习
为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层次分明的学习提纲,并把提纲通过小黑板或者多媒体对学生进行展示,让他们明确自学的要求,并且,教师要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对他们进行适当引导。在自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以比赛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好胜心、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教师要鼓励小学生合作探究,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当中,合作是现代人才的一种重要素质。在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当中,团队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培养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和求异性。
4.教师要在检查反馈阶段通过巧妙点启发学生的思路
创建高效课堂,教师不仅要设置合理的、明确的、分层的教学目标,并通过课前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还要在检查反馈阶段通过巧妙点启发小学生的思路。对于那些小学生解决不了的难题,教师要指导他们有效的探究方法,引导他们通过对知识的归纳发现规律,实现知识的整合和升华。检查反馈在创建高效课堂当中尤为重要,教师既可以通过这一环节查漏补缺,又可以达到培养尖子生的目的,通过教师的巧妙点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提高。
5.教师要在课堂上分层设计练习题,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素质
创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教师还要通过难以适度的课堂练习题设计,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素质。在设置练习题的时候,教师要注意作业量要适中,针对那些基础差的后进生,教师设置难度较小的必做题,而对那些本来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选做题甚至是思考题,促进他们素质的提高。在学生做练习题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巡视,了解哪些同学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哪部分同学还需要个别辅导等。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使课前的目标设置、课堂上的优化教学和课后的及时反馈和练习题设置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关键在于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教学水平。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正确理念,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让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真正变得高效起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小玲.构建农村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J].教育界,2016,(19):43.DOI:10.3969/j.issn.1674-9510.2016.19.037.
[2] 李安琼.探索农村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J].中外交流,2016,(36):270.